首页> 中文学位 >山仙颗粒对单剂量黄曲霉毒素B致大鼠肝癌影响的实验研究
【6h】

山仙颗粒对单剂量黄曲霉毒素B致大鼠肝癌影响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第一部分理论部分

1原发性肝癌流行病学概况

2肝癌中医病名诠释

3中医学对肝癌病因病机的认识

3.1病因方面

3.2病机方面

4中医学对肝癌诊断治疗的认识

4.1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对肝癌的诊断概况

4.2现代中医治疗肝癌的适应症

4.3中医药治疗肝癌的原则

4.4中医药治疗肝癌的方法

5现代中医对肝癌的研究概况

5.1现代中医对肝癌的实验研究进展

5.2现代中医对肝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6山仙颗粒研究进展

6.1实验研究

6.2临床研究

第二部分实验部分

1实验目的

2实验材料

2.1实验动物

2.2造模用物

2.3药品及试剂

2.4实验用主要仪器

3实验方法

3.1动物分组

3.2模型建立

3.3给药及处理

3.4检测项目及方法

3.5统计学方法

4实验结果

4.1实验动物一般情况

4.2肝脏系数

4.3肝功能各指标

4.4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γ-GT)

4.5肝组织病理组织学观察

4.6肝组织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P)灶的定量分析

5实验结论

6讨论

6.1动物模型的建立

6.2指标选取的意义

6.3山仙颗粒的立法依据及组方原则

6.4对照药物的选择

6.5本实验结果指标变化及其可能机制的分析探讨

6.6本课题的评价、完善及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山仙颗粒对黄曲霉毒素B1致大鼠肝癌模型动物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活性、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及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P)的影响来探讨其对化学诱导性肝癌的药理功效。 方法:采用单剂量黄曲霉毒素B1致大鼠肝癌短期体内实验模型,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A组)、模型组(B组)、大剂量山仙颗粒组(C组)、小剂量山仙颗粒组(D组)及对照组(E组),每组10只,于造模开始次日起灌胃,第6周末称重后,在10%水合氯醛麻醉下,心脏采血,低速离心取血清,分别进行肝功能(STB、ALT、STP、ALB)及γ-GT活性测定,取肝称重,计算肝脏系数,行肝脏组织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法测GST-P表达。 结果:C组动物肝脏组织学检查病变程度明显较其余造模各组轻;C组动物γ-GT水平、GST-P灶个数(个/cm2)及面积(mm2/cm2)均明显较B组低(少、小)(P均<0.01)。 结论:大剂量山仙颗粒对化学诱导性肝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