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译者主体性角度研究许渊冲教授及其《诗经》翻译
【6h】

从译者主体性角度研究许渊冲教授及其《诗经》翻译

代理获取

摘要

随着现代阐释学、解构主义、接受美学兴起,又出现了功能翻译主义,出现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总之翻译研究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文本之间在语码转换,越来越认识到语言层面的忠实和对等的局限性和不切实际,因为它们不能保证译作在译语文化中仍能成为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不能得到读者的认可接受,也就不能保证译者翻译目的的实现。作为翻译过程的唯一积极主体,译者的心理,译者的决策过程逐渐得到了重视。文学翻译,特别是古诗翻译是一个复杂的交际过程,译者作为这一过程的唯一实施者,其主体性作用不容忽视。 本文将从追溯主体性的哲学意义展开,论述了谁是翻译主体,并详细阐释了译者主体的内涵、外延,以及构成译者主体性的几大因素,包括社会历史形成的意识形态、文化、美学观、翻译目的以及个人翻译主张等因素。 论文特别选择了中国当代著名译家许渊冲为例,因为“许渊冲先生的翻译实践是富有个性的”,他的“翻译理论是极具挑战性的”。讨论了许先生的翻译理论所引出的一些热门话题。比如翻译是“求真”还是“求美”,诗歌翻译是“韵体翻译”好还是“无韵体翻译”,翻译是求“竞赛”还是“交流”等问题。当然,论文的作者也意识到并指出了许先生这种求美和竞赛论导致刻意求雅和文化、文本失真的负面影响,以及有违背翻译本质之嫌。从而指出译者的主体性仍然要受制于文本的时代背景和译语环境的影响。 论文在对许渊冲教授的《诗经》翻译所作的案例分析中,指出了其翻译主张、目的、美学观以及对主体间性的认识等主体性因素对其翻译决策的影响。在承认文学翻译不可避免的存在创造性叛逆和译者主体性的基础上,讨论了文学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中译者的自由度。并最终得出结论:只有在译者主体形成了正确的审美观、翻译观、文化观、目的论以及对主体间性的正确认识,才能正确而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做出正确的翻译选择,生产出优秀的译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