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村落文化视野中的乡村学校教育
【6h】

村落文化视野中的乡村学校教育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导论

1.1研究缘起

1.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文献综述

1.3.1农村教育的研究现状

1.3.2乡村学校教育的研究成果

1.4选题与方法

1.4.1问题的提出

1.4.2研究策略与方法

1.4.3资料收集

第二章:村落的基本情况

2.1地理位置

2.2人口状况

2.3居住形式

2.4经济与生产

2.5教育状况

第三章:日常生活中的村落文化

3.1关于村落与村落文化的界定

3.1.1村落的概念及界定

3.1.2村落文化的概念及界定

3.2变迁中的村落文化

3.2.1人情、面子观

3.2.2竞争——攀比行为

3.2.3趋同——从众行为

第四章公与私的竞争:变迁村落文化中的乡村学校教育

4.1乡村学校教育的界定

4.1.1“农村教育”现时代的真正内涵

4.1.2乡村学校教育

4.2公立学校的衰败

4.2.1村委公立学校的现状

4.2.2解读公立学校的衰败:“熟人社会”关系的解体

4.3私立学校的兴起

4.3.1私立学校的规模

4.3.2制度条件:乡村教育管理中存在着“真空地带”

4.3.3村落文化:乡村私立学校兴起的土壤

4.4公与私的竞争

4.4.1竞争的压力

4.4.2竞争的手段

4.4.3人情大战

第五章:结论与讨论

5.1结论与建议

5.1.1结论

5.1.2建议:乡村教育的“本土化”诉求

5.2讨论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三农”问题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而农村的基础教育问题也备受关注,一些专家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视角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但是农村教育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和局限。主要表现在学校与地方社会的有机联系被忽视了,与这种“忽视”同时存在的就是以往研究多持一种自上而下的视角,欠缺自下而上的视角也就无法窥探真实而微妙的现实。这样乡土社会的真实教育图景往往淹没在政府宏大的主流话语中去,而乡民参与教育的热情逐渐冷淡,政府的教育改革离乡村教育真实需求也越来越远。 鉴于此,本文试图尝试“自下而上”的研究路径,以“在场”式参与观察的研究方法,走进“他者”的世界,去“理解”当地民众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着的地方性知识,进而再现地方性制度的实践逻辑。 乡村学校存在两个场域中:教育行政场域和乡村社会场域,各有不同的关系准则。乡村学校的独特性主要是它存在于村庄场域中,甚而可以看作是村落共同体的边缘组成部分。因此,本文把乡村教育放在村落社区内部来考察,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解读乡村学校与村落共同体的互动过程。试图揭示出村落文化对教育资源分配的影响和意义。 结论:从对中原地区一个乡村社区的村落文化与教育的互动展开分析来看,村落文化与教育观念相互渗透、相互支持。学校教育与其所处的社区及文化行为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村落文化在乡村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扮演者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村落文化视野下的乡村学校教育的基本诉求就是乡村教育的“本土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