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市湿地景观的审美新取向
【6h】

城市湿地景观的审美新取向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湿地危机

1.1.2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1.1.3 公众参与的兴起

1.1.4 国内外的理论和实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城市湿地景观

2.1 湿地的定义

2.2 湿地的分类

2.3 湿地的功能与价值

2.3.1 湿地的生态效益

2.3.2 湿地的经济效益

2.3.3 湿地的文化价值

2.4 我国湿地的现状与反思

第三章城市湿地的关键词—自然·科学·美学

3.1 湿地的自然之美

3.1.1 自然与艺术

3.1.2 自然的审美鉴赏

3.1.3 传统园林的自然美的再现

3.1.4 湿地自然美的形式

3.2 湿地的科学之美

3.2.1 科学与艺术

3.2.2 现代环境科学中的人工湿地

3.2.3 自然与科学

3.2.4 科学理性与艺术情感的统一

第四章城市湿地景观审美的新取向

4.1 关于公众参与

4.1.1 公众参与的概念与发展过程

4.1.2 公众参与本土化的困惑

4.2 公众多阶段参与的城市湿地景观

4.2.1 参与到城市湿地的景观建设中,在创造中感受美

4.2.2 融情于城市环境湿地景观中,在游览观赏中感受美

4.2.3 加入到城市湿地的管理以及保护中,在参与中感受美

4.3 参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3.1 公众在湿地景观建设参与中的困难

4.3.2 公众在湿地保护参与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4.4 小结

第五章实例分析

5.1 活水公园项目介绍

5.1.1 活水公园建设的背景与公众主题

5.1.2 活水公园的景观设计

5.2 活水公园的景观审美

5.2.1 “活水”的审美体验

5.2.2 活水公同的审美共享性

5.2.3 科学和艺术的完美结合

5.2.4 湿地保护参与的体现

5.3 活水公园存在的问题—公共意见的缺失

第六章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 谢

展开▼

摘要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肺”,是介于陆地和水生环境之间的过渡带,并兼有两种系统的某些特征。城市中的湿地不但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在维持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科学、美学和娱乐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人类社会发展和城市文明进步的物质和环境基础。随着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需水量与排水量的激增,我国正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面临着水质污染跟生态环境恶化问题。而湿地作为城市的后花园,正以惊人的速度从地球上消失。所以,如何保护好和利用好城市湿地,解决湿地危机,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必然选择。这不仅是政府部门的职责,更需要公众的参与。 景观设计中,作为水景元素的城市湿地,是生态、功能、艺术的完美结合。在新的形式下要求城市湿地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能够具备多样性的功能和参与性的空间。遗憾的是,由于其学科的交叉性、复杂性,国内外的学术界针对城市湿地景观在美学方面的研究甚少,多停留在其生态功能和景观营造等方面。为了弥补这一方面的缺憾,笔者在阅读了相关领域大量的文献基础上,结合景观、美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理论,在文章中分析了城市湿地与科学、艺术的关系,探讨了城市湿地独特的景观美学价值,并进一步对城市湿地景观的审美进行新的探索。在肯定城市湿地景观传统美的同时,重点强调公众有意识地参与到湿地建设、游览、管理和保护中而获得的审美体验。提出了城市湿地景观的一个新的审美取向:公众在参与中,用他们的行为向社会诠释着、传递着道德和精神之美。同时,他们的参与行为也成为了一幅画,一种美,一处被欣赏的景观。这时候城市湿地的美就不仅是一种景观的美,更是一种人性的美,人与自然和谐的美。这种美不仅是形式,而且是体验、是生活、是交流--是人与人的交流,是人与自然的交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