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帕金森病方药规律及证候要素研究
【6h】

帕金森病方药规律及证候要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一、文献综述

1.帕金森病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1.1 帕金森病及颤证的概念

1.2 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的研究

1.3 对帕金森病的治疗研究

2.数据挖掘简介及其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2.1 数据挖据的简介

2.2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2.3 帕金森病中医症状、证候、证候要素研究现状

二、研究资料与方法

1.研究资料

1.1 资料的来源

1.2 病例资料纳入标准

1.3 统计软件

2.研究方法

2.1 数据库的建立

2.2 数据预处理

2.3 具体的研究方法

三、结果

1.一般情况

2.方剂结果

3.药物结果

4.症状统计

5.证候类型

6.证候要素

四、讨论

1.疾病讨论

2.方剂的讨论

3.药物的讨论

3.1 药物频次讨论

3.2 药物聚类分析讨论

3.3 药物归经讨论

4.帕金森病的症状、证候类型与证候要素之间讨论

五、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揭示帕金森病治疗所用方药的规律、证型、证候要素特点;以及发现帕金森病证候、方药之间的关联。为今后帕金森病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同时也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客观依据,对帕金森病的治疗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方法: 1.本课题通过检索1984-2014近三十年CNKI收录的关于帕金森病的文献,最后得到符合标准的文献525篇。 2.对文献中的方剂、中药、症状、证候类型等分别进行规范处理,使其统一规范。 3.用 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然后把规范后的原始数据转换导入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如对患者方药及中药的归经、证候类型、症状包括舌、脉等进行频数统计。 4.对中药、症状部分额外再采用聚类进行分析,在症状部分提取公因子进行因子分析提取证候要素。 结果 1.检索文献来自90多种期刊,按文献所在地分为西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北、西南、华南七个区域,来自于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共收集中医方面治疗帕金森病文献525篇,其中有病案记录出自的有375篇,医疗案例记录965条,患者的例数为9379人次。 2.文献中共收集方剂251种,其中成方有56种,自拟方包括加减方195首,常用的方剂经频数统计从高到低的次序分别为天麻钩藤饮、大定风珠、导痰汤、六味地黄丸、八珍汤、镇肝熄风汤、人参养荣汤、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地黄饮子、羚角钩藤汤、一贯煎等。按功用分类频次最多的为补益剂,在所有成方中占38.6%,为221频次,其次是治风剂158次,占27.6%,再者为祛痰剂和理血剂,分别占了14.5%和10.8%。 3.统计使用中药有229种,总用药频次5649次。常用药物依次为白芍、川芎、当归、黄芪、茯苓、枸杞子、天麻、甘草、白术、丹参等。按功能可归为46类,进一步合并为25大类。出现频次最多的前三位分别是:补虚药1770次,所占频率为31.5%;平肝熄风药,1145次,占20.4%;活血化瘀药584次,所占频率为10.4%。 4.对累积频率达65%的前几种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得出3种聚类结果,当其聚为7类的时候最为有意义,分别是 F1为白芍、川芎、当归 F2为天麻、钩藤、全蝎、蜈蚣、胆南星、僵蚕、地龙、生地、赤芍 F3为枸杞子、山茱萸 F4为熟地、党参 F5为甘草、黄芪、白术、茯苓 F6为丹参、红花、桃仁 F7为龟板、何首乌、半夏、陈皮、龙骨、珍珠母、木瓜、牡蛎、人参 5.中药归经整理结果,所占频次前三的为肝、心、脾。 6.其中出现频次位于前列的有肢体类、精神类、头面诸窍类症状等;关于舌苔的描述13种,总出现频次为240次;有关舌质的描述15种,总出现频次为355次;有关脉的表述有14种,总出现频次为374次。对次主要症状和兼症进行试探聚类分析后,当将某20种症状聚为4类时,症状之间最能按一定功用规律表现,结合临床经验反映出肝肾阴虚型、气滞血瘀型、痰热交阻型、气血亏虚型四种证候类型。对症状部分进行因子分析,根据因子载荷最大部分可以看出痰热、阴虚、气虚、血瘀、风五种因子,可以概括为五种证候要素。 7.对文献明确出现的证型名称进行收集,规范后得到93种、823频次。经拆分处理提取证候要素,得到病位类证候要素11个,分别是肝、肾、气分、血分、经络、脾、脑等,累积频数为2307次,频率为40.93%,病性类证候要素17个,气虚、阴虚、血虚、血瘀、风、痰等累积频数为3330次,频率为59.07%。 结论: (1)帕金森病临床治疗基本是以西医辨病结合中医辨证为主,中医辨证治疗特色明显。 (2)帕金森病是阴血亏虚与风、痰、瘀虚实相夹的一种病证,可初期以邪实为主,发展致虚实夹杂,至后期阴阳俱虚。 (3)运用治疗帕金森病的方剂多以补益、滋阴、平肝、活血剂为多,代表方分别是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和大定风珠、六味地黄丸、八珍汤、人参养荣汤等;代表中药分别为白芍、川芎、当归、黄芪、茯苓、枸杞子、天麻等,能够与帕金森在证候表现上的以虚、阴虚、肝风、痰热、瘀血为主相对应。 (4)帕金森病治疗自拟方所占比例大,具体功效需要进一步挖掘探讨。 (5)证候要素可从临床症状中进行提取也可以直接将现有的标准的证候类型进行拆分后提取。 (6)对于帕金森病症状、证候类型及证候要素提取结果分析发现,帕金森病的证素如肝、肾,气虚、血虚、阴虚等切实可行,对于疾病辨证指导作用明显。

著录项

  • 作者

    王秀丽;

  • 作者单位

    陕西中医药大学;

    陕西中医学院;

  • 授予单位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中医学院;
  • 学科 中西医结合临床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亚丽;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方药; 规律;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