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赞颂与挽歌——以《十日谈》为参照解读李贽的叛逆思想
【6h】

赞颂与挽歌——以《十日谈》为参照解读李贽的叛逆思想

代理获取

目录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授权使用声明

吴栋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序言

一、前提性问题

二、困顿与回应

(一)、相似的社会背景

(二)、思想的共通性

1、“人皆有私”与“人类的天性”

2、“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与反蒙昧主义

3、“童心说”与反禁欲主义

4、“见无长短”与“法律对于男女,应该一律看待”

三、差异与原因

(一)、思想差异

1、思想锋芒所指向的对象不同

2、在对“人”的本质与本性定位与阐发上,两者体现了深度上的差异

3、在人性论最终的着落点上

(二)、差异原因

1、社会给思想家所提供的空间不同

2、理论根基不同

四、结论

注释

主要参考文献

研究综述

展开▼

摘要

本文选取了薄伽丘的《十日谈》作为参照,集中比较李贽和薄伽丘思想的异同.李贽和薄伽丘虽然同样流露出肯定人性之私、反蒙昧主义、反禁欲主义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思想解放的潮流.但是,这种对人性的宣扬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又存在相当大程度的区别.二者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