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南宋浙江遗民词人研究
【6h】

南宋浙江遗民词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授权使用声明

引言

第一章社会文化背景分析

第一节史学背景分析:国家的灭亡、异族的残暴统治及文人命运的恶化

第二节理学背景分析:严辨夷夏与崇尚名节的风气

第三节地域文化背景分析:山水秀美、民性灵慧及文风的精美

第二章咏物祝寿四时节序——题材选择上的共同特性

第一节“春水秋声新月落叶”的物情之咏

第二节寿词与理学思想的深刻影响

第三节春惹恨长——惜春伤春等节序词

第三章深刻的遗民情怀——主题上鲜明的时代特征

第一节“目断东南半壁,怅长淮已非吾土”的亡国悲慨与反思

第二节“雁书不尽相思字”的故乡故人之思

第三节“无限沧桑身世感,新词多半说渊明”的隐逸旋律

第四节“困眠醒起,无打门声”——对宁静淡泊生活之向往

第四章“深加锻炼”“极要用功”——艺术上的尚雅追求

第一节崇尚雅正、追慕姜周形成“清雅”词风

第二节艺术表现上的雅化努力

第三节“清雅”词风成因探析

结语:南宋浙江遗民词人创作实践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南宋浙江遗民词人身处国家灭亡、蒙元异族统治的特殊历史时期,相同的地域环境和文化背景,使他们的词创作在题材选择、主题抒写以及艺术追求上呈现出许多共同的特点。他们的努力,尤其在艺术上的孜孜追求,为雅词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为浙江地域文化的建设加上了浓重的一笔。 首先,在题材的选择上,浙江遗民词人们表现出对咏物、祝寿以及四时节序等内容的偏好,这几类题材在他们的词作中占了较大的比重。这不仅延续了南宋以来宋词自身发展的特点,也是南宋社会奢华习俗熏染的结果,更是特殊历史时期沉痛情感抒发对题材选择的结果。 其次,在主题的抒写上,亡国的剧痛以及蒙元异族统治的屈辱使得黍离麦秀之悲、故国故人之思以及隐逸的情怀成了此期浙江遗民词弥漫其间、挥之不去的主旋律,体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时代的这一巨变,使得词的情感表现功能大大加强了。 再次,在艺术追求上,浙江遗民词人们追慕姜夔,崇尚雅正,在创作实践中深加锻炼,极要用功,形成了婉曲蕴藉的清雅词风,与此期江西词人注重词的表现功能、以诗文为词而带来的词体的散文化倾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出明显的地域特色。从尊体的角度说,正是南宋浙江遗民词人的努力为词的艺术表现积累了丰富经验,并使之进一步走想成熟。 以张炎、周密等为代表的南宋浙江遗民词人的创作,不仅加强了词体的表现功能,更丰富了词体的艺术表现手段,他们的追求与实践,给后人提供了借鉴,并直接导引清初浙西词的兴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