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邓小平的历史观
【6h】

论邓小平的历史观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论

一.邓小平历史观的主要内容

(一)邓小平历史观的主线:历史发展观

1.生产力决定论是邓小平历史发展观的理论基础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历史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3.特色道路论是邓小平历史发展观的本质特征

(二)邓小平历史观的本色:历史评价观

1.“恰如其分”的历史人物评价观

2.“宜粗不宜细”的历史事件评价观

(三)邓小平历史观的导向:历史教育观

1.邓小平历史教育观的主题:弘扬爱国主义

2.邓小平历史教育观的主要内容:学习中国近代史

3.邓小平历史教育观的主要教育对象:广大青年

4.邓小平历史教育观的功能:激发爱国主义热情,振兴中华

(四)邓小平历史观的基本立场:群众史观

1.邓小平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的观点,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

2.邓小平坚持把群众路线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工作路线

3.邓小平赋予群众史观新的时代内容,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五)邓小平历史观的集中体现:“三个有利于”

1.“三个有利于”体现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邓小平历史观鲜明的旗帜

2.“三个有利于”的着眼点是发展,充分体现了邓小平的历史发展观

3.“三个有利于”以人民为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深刻体现了邓小平的群众史观

(六) 邓小平历史观的逻辑归宿:“社会主义本质论”

1.“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历史观的逻辑归宿

2.“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证

二. 邓小平历史观的主要特色

(一)邓小平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辩证法的客体向度与主体向度的结合

1.马克思主义历史辩证法的客体向度与主体向度

2.邓小平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辩证法的客体向度与主体向度的结合

(二)邓小平历史观是彻底性与宏观性的统一

1.邓小平历史观的彻底性与宏观性

2.邓小平历史观彻底性与宏观性统一的体现

(三)邓小平历史观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产物

1.邓小平历史观的历史性与时代性

2.邓小平历史观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体现

(四)邓小平历史观是人民主体性与历史规律性的统一

1.邓小平历史观的人民主体性与历史规律性

2.邓小平历史观人民主体性与历史规律性相统一的体现

三. 邓小平历史观的主要价值

(一)理论价值:邓小平历史观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毛泽东的历史观

1.邓小平历史观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毛泽东历史观的传承

2.邓小平历史观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毛泽东历史观的创造性发展

(二)实践价值:邓小平历史观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1.邓小平历史观是邓小平推行改革开放的内在动力

2.邓小平历史观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理论支撑

四. 邓小平历史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一)我们今天所追求的“安定有序”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对以“改革、发展、稳定”为主线的历史发展观的应用

1.以“改革、发展、稳定”为主线的历史发展观的应用

2.对于我们今天所追求的“安定有序”和谐社会构建的意义

(二) “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是对邓小平“以史为镜,面向未来”的历史教育观新的诠释与发扬

1.历史教育观“以史为镜,面向未来”

2.在新时期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

(三)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其核心和本质,是对邓小平“以人民为主体”的群众史观的继承与发展

1.邓小平的群众史观始终“以人民为主体”

2.在新时期科学发展观对其继承与发展,把“以人为本”作为其核心与本质

附录已发表论文:邓小平历史观研究综述

已发表论文:从邓小平的历史观看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在邓小平光辉的一生中,有很多宝贵的思想与实践的财富,其中,邓小平的历史观,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将重点由社会存在论转向社会发展问题,是具有时代特色与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理论。研究邓小平的历史观,能深入了解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哲学基础,是通向邓小平理论大厦的重要途径。学术界对邓小平历史观的内容、特点等做了一定的探讨与研究,但有其不足之处。一是对于邓小平历史观从哲学层次研究不足,二是对于邓小平历史观的系统研究不够,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毛泽东的历史观、邓小平历史观的内在联系揭示得不多。本文比较系统地论述了邓小平历史观的主要内容,探究了邓小平历史观的特色,进而论述了邓小平历史观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在此基础上,论文进一步论述邓小平历史观对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启示。 邓小平的历史观的主要内容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邓小平历史观的主线:历史发展观;二是邓小平历史观的本色:历史评价观;三是邓小平历史观的导向:历史教育观;四是邓小平历史观的基本立场;群众史观;五是邓小平历史观的集中体现:“三个有利于”;六是邓小平历史观的逻辑归宿:“社会主义本质论”。邓小平历史观有其严密的逻辑、丰富的内容,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主要凸显在以下几个方面:邓小平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辩证法的客体向度与主体向度的结合;邓小平历史观是彻底性与宏观性的统一;邓小平历史观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历史观是人民主体性与历史规律性的统一。 邓小平历史观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毛泽东的历史观,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社会发展见证了邓小平历史观的科学性与重大价值,这一科学的历史观成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直接理论来源,尤其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我们今天所追求的“安定有序”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对以“改革、发展、稳定”为主线的历史发展观的应用;“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是对邓小平“以史为镜,面向未来”的历史教育观新的诠释与发扬;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其核心和本质,是对邓小平“以人民为主体”的群众史观的继承与发展。这些都是在邓小平历史观的指引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是从邓小平历史观出发得出的科学结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