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初中生互批作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6h】

初中生互批作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导言

第一部分初中生互批作业概述

一、 时代呼唤作业批改方式的变革

(一)作业批改方式的变革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体现

(二)作业批改方式的变革是彰显学生生命意义的途径

(三)作业批改方式的变革是实现教师“全面”敬业的平台

(四)作业批改的现状不容乐观

二、 已有相关作业批改的研究

(一)国外相关研究

(二)国内相关研究

三、 初中生互批作业的提出

(一)何为“初中生互批作业”

(二)初中生互批作业“与众不同”之处

第二部分初中生作业互相批改的理论基础

一、 哲学基础

(一)主体性理论的发展

(二)主体间性的提出

二、心理学基础

(一)社会互倚理论(social interdependence theory)

(二)认知理论

三、教育学基础

(一)主体教育理论

(二)合作学习理论

(三)自主学习理论

(四)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

(五)微观层面的教育公平理论

第三部分初中生互批作业的实践模式

一、 互批作业的实施准备

(一)培训学生

(二)分组及任命小组长

二、互批作业的实施步骤

(一)确定互批内容

(二)同伴互帮

(三)课后问题跟踪

第四部分初中生互批作业的效果

一、互批作业有利于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

(一)负担减轻,教师教学胜任感提升

(二)师生关系融洽,教师教学责任感增强

(三)学生成绩提高,教师探究新鲜感产生

二、互批作业有利于学生发展

(一)学生认知能力提高

(二)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

(三)学生主体意识提高,独立性增强

结束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作业批改是教学的必要环节,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教师大多采用全批全改(教师批改所有学生的所有作业)的方式。但这种作业批改方式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其不利于学生主体精神的培养,与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也不相符合;其次,教师全批全改学生的作业并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学生对教师批改过的作业通常持四种不同的态度:一是根本不看。二是看了,却没有看懂。三是虽然看懂了,但是由于没有动脑筋,留下的印象不深,过一段时间就忘了。四是思考了教师批改的内容,并悟出了一些道理。只有持第四种态度的学生才能从教师批改的作业中获益。而调查发现,第四种学生仅占调查总数的40.1%。全批全改花费了教师过多精力,这使教师身心疲惫甚至敷衍了事,从而使作业批改事倍功半。因此,这种作业的全批全改方式急需改革。 初中生互批作业应这种改革需要而生,它是指教师指导下的初中生互相批改作业。其与众不同之处有:一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互批,并非教师放任不管;二是课内批改。学生互批作业放在了课堂教学开始的前十分钟左右进行,这改变了教师“一言堂”的现象,并且给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三是两册分离,即学生的练习册和纠错本分开。这为学生创造了再次思考错题的机会。四是问题跟踪,即将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档案记录,以便学生针对性地解决问题。问题跟踪包括小组长或教师跟踪问题和学生自己跟踪自己的问题。 要保证初中生互批作业的有效实施,需要做好以下准备:第一,对学生进行培训,包括对学生态度和行为上的培训。在态度上,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互批作业的重要性;在行为上,教师要解释清楚互批作业的步骤。第二,对学生进行分组,并任命合适的小组长。初中生作业互批的具体步骤有:确定批改内容、同伴互帮、课后问题跟踪。 实践证明初中生互批作业完全可行,且效果显著:对教师而言,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得到提升;对学生(包括后进生)而言,首先,在认知能力上有所提高,这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生作业的纠错率提高,二是班级平均分提高,三是学生思维开阔。其次,学生的情感健康发展:后进生找回了自信心,形成了正确的自我认同感,优秀生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认识了自己、懂得欣赏他人,班级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最后,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性: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增强了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