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伊迪丝·华顿小说中的身份认同书写
【6h】

论伊迪丝·华顿小说中的身份认同书写

代理获取

摘要

伊迪丝·华顿是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她凭借《欢乐之家》在美国文坛上一举成名,《伊坦·弗洛美》是她最出色的悲剧故事,又因《纯真年代》获得普利策文学奖。她的小说擅长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因此在文学史上也被称为“心理小说家。”
   本文以身份认同问题作为研究伊迪丝·华顿小说的切入口,重点分析她在上述三部代表作中的人物在身份定位、身份确证和认同危机中的种种困惑和挣扎,探索他们在人生选择的关键时刻的心理变化和精神境界。《欢乐之家》里的丽莉和《纯真年代》里的埃伦与强大的男权社会对抗,她们为赢得理想的身份做出了种种努力,但最终都未能逃避被歧视、被放逐的命运。《伊坦·弗洛美》中的男女主人公用殉情的方式表达他们对偏狭保守社会的抗议,但自杀未遂后不得不面对身份错位的尴尬局面。《欢》中的赛尔登和《纯》中的阿切尔作为有一定社会地位的男性,在身份认同的过程中遇到的阻力要比前述人物小得多,但他们同样是失意者,在一番争斗后不得不与社会环境妥协,他们的不幸应更多地归咎于自身的软弱。这三种同中有异的身份认同书写,较全面地呈示伊迪丝·华顿对个人定位与社会定位的离合、个人的身份诉求与社会应答的参差等问题的探索和思考。
   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结合作家的生活道路和思想流程,对她的身份认同书写所包含的意蕴作进一层的阐释。这些作品告诉我们,身份认同危机是一个具有普泛性的社会问题,无论阶级、性别、年龄、信仰、文化等方面有何种差别,人人都会或早或迟地直面这个问题,无法回避。反过来说,正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异,所以一定会有不同的身份诉求和价值取向,在身份确证过程中也会显露出迥异的人格力量和精神特质。然而,个人意识归根结底受制于社会意识形态,就此而论,当厘清个体的行为模式和思想性格的特征时,也就蠡测到了一种时代精神和社会潮流。因此,可以透过作品中的身份认同书写,挖掘文本背后的深层意蕴:阶级意识影响的是人物在身份认同过程中的判断和定位:文化的冲突和变迁是造成人物身份焦虑的重要因素;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的身体,亦是自我建构的一个重要方面,并对认同危机的发生和预后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著录项

  • 作者

    刘玉婷;

  •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
  • 学科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楼成宏;
  • 年度 201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I712.074;
  • 关键词

    伊迪丝·华顿; 阶级意识; 身份认同; 小说创作;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