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走向教育家:一位小学校长社会化的研究
【6h】

走向教育家:一位小学校长社会化的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校长所起的作用就尤为突出、关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家办学”成为一个时代命题和社会共识。“教育家办学”不仅是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校长自我成长的根本追求。那么,身处教育一线的校长每天都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如何才能成为引领区域素质教育发展、有一定影响力的教育家型校长?这些问题便凸现为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
   本研究以质的研究为取向,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以A市S小学X校长为研究对象,以校长社会化为分析框架,充分运用了实地观察、多层次访谈、三角互证、实物收集等方法收集资料,在对15类案例概括进行主题深描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的方式提炼出校长社会化的扎根理论命题。
   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校长职业化与专业化的争辩源于不同的研究视角,没有必要厚此薄彼。社会化能够统摄职业化与专业化,弥补了校长职业化与专业化争辩中的不足,是研究校长成长问题更具解释力的分析框架,有助于我们在一个更大的时空范围内,尽可能地接近、揭示校长个人与学校及社会相互作用中所发生的各种“真相”。
   第二,校长社会化的分析框架可以分为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生活、角色、组织、结果等四个维度。生活维度透析了校长的童年生活、家庭生活、行政生涯和学校生活;角色维度透析了校长的角色扮演和角色认知;组织维度透析了校长的办学愿景、规范管理和创新经营;结果维度透析了校长的办学思想和领导权威。
   第三,校长社会化是指校长为实现自身成长和促进学校发展,在生活中积累和凝练教育经验,在实践中构建和调适职业角色,在创新中推动和实现学校变革,在反思中提炼和形成个性化办学思想,在领导中塑造专业权威和道德权威,在融合中构建和积淀学校文化的过程。
   第四,校长社会化的实质是校长在个人与学校及社会相互作用中,充分发挥自身主体性,实现职业与专业的双赢,成为个人化办学者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校长不仅有效整合了教育者、研究者、管理者、经营者和领导者等角色,而且提升了个人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领导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文化建构能力。
   第五,专业性、独特性和实效性是作为个人化办学者的校长的主要特征,这和当前学术界关于教育家型校长特质的研究结论有许多共通之处,作为个人化办学者的校长是最有可能成为教育家的人。教育家型校长是作为个人化办学者的校长的根本追求,是校长社会化的未来走向。有教育理想、有教育思想、有丰富实践、有创新能力、有高尚人格、有办学成效是教育家型校长区别于一般校长的特质。
   第六,校长由个人化办学者向教育家型校长跨越的过程,是一个抢抓机遇、改革创新、反复实践、追求和谐、自我超越的过程,不仅需要校长加强专业理想、专业能力、专业伦理等内驱力系统的修炼,还需要创新管理制度、培训制度、评价制度等外动力机制的完善。
   第七,基于X校长个案的校长社会化研究不具有普适性,对于当前校长成长问题研究中盛行的思辨研究,是一种必要的补充,为人们展现了一幅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背景下学校教育变迁的真实图景,也为那些行走在教育家办学路上的校长如何实现从一般校长向教育家型校长跨越提供了一个微观图景。行走在教育家办学路上的校长,重要的并不是成为教育家,而是过程的体验与感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