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学生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研究-不同筛查标准的比较
【6h】

小学生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研究-不同筛查标准的比较

代理获取

摘要

本研究从语言加工和认知加工两个层面出发,试图探讨汉语发展性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语言认知和一般认知特点,为可能存在的不同亚型寻找较为稳定的临床诊断指标,并刻画各亚型各自独特的认知剖面。
   研究在上海一所小学进行,分为三个部分。研究一旨在考察利用不同阅读任务筛查出的“阅读障碍组”在语言认知技能上的特点,并同时确立较为合适的阅读筛查任务。根据2至5年级学生的语文成绩、学习动机水平和Conners教师问卷结果,从406名学生中筛出阅读障碍初筛组(N=40),进而分别利用不同阅读筛选任务(阅读准确性、阅读流畅性、识字量或听写任务)筛出阅读障碍儿童(分别筛出14、1、13和9名学生),比较其与基础对照组在语言加工任务(用于考察语音意识、正字法知识和快速自动命名)上的表现差异。结果表明,四个阅读任务检出的几乎都为男孩,且筛选出的阅读障碍组均在语音意识、正字法知识和快速自动命名方面存在一定弱势;从检出率来看,阅读准确性的检出率最高,3至5年级的检出率均大于3%,而其它阅读任务检出的人数都比较少。
   研究二考察了用阅读准确性筛选出的阅读障碍组在基本认知加工任务上的表现。比较3至5年级的阅读障碍组(N=13)与基础对照组(N=93)在认知加工上的差异,测量任务包括用于测查语音记忆的数字重复、文字重复和数字倒背,用于测查视觉技能的视觉注意、视觉空间关系和视觉空间记忆,以及测量PASS(Planning-Attention-Simultaneous-Successive)模型中四个认知过程的12个分测验。结果表明,阅读障碍组与基础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存在于视觉技能(视觉注意t=-4.076,P≤0.01;视觉空间关系t=-3.210,P≤0.01;视觉空间记忆t=-2.338,P≤0.05)、计划(t=-3.189,P≤0.01)、注意(t=-4.620,P≤0.01)、同时性加工(t=-3.425,P≤0.01)和继时性加工(t=-3.397,P≤0.01)方面。
   研究三,对研究前两部分使用到的、除去CAS测验以外的各种语言认知和一般认知测验进行了效度分析,并探索用于区分不同亚型的语言或认知指标,并探查不同亚型各自独特的缺陷模式。首先利用3至5年级基础对照组(N=93)在语言加工各项任务(包括韵母辨别、声母辨别和声调辨别:正字和反字的辨别、真字和非字的辨别;颜色快速自动命名和数字快速自动命名)和认知加工任务(数字重复、文字重复和数字倒背;视觉注意、视觉空间关系和视觉空间记忆)上的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了所涉及的各项指标的效度。修正的阅读模型包含了语音意识、快速自动命名、语音记忆和视觉技能4项指标(x2/df=1.149,P=0.244,GFI=0.921,IFI=0.975,CFI=.973,RMSEA=.040)。然后将读写技能作为因变量,阅读模型的四项指标、正字法知识的两个测量任务以及PASS四个认知指标作自变量,经逐步回归分析初步确定了区分阅读障碍亚型的两项指标,即语音意识和同时性加工。用读写技能和亚型诊断指标筛出3至5年级阅读障碍各亚型。结果发现,单纯语音缺陷亚型(N=3)的认知缺损可能主要发生在与语音加工有关的语言认知层面(语音意识M=-1.94,快速自动命名M=-2.26);单纯同时性加工障碍儿童(N=1)的缺陷主要发生在基础认知层面(视觉技能M=-1.99,计划M=-1.87,注意M=-1.90,同时性加工M=-2.34,继时性加工M=-1.62);混合型(N=6)的劣势普遍表现在语言加工和认知加工各项指标上,而其它型(N=2)并未表现出一致的认知缺损模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