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上海滴水湖集水区土地利用动态及其对径流污染的影响
【6h】

上海滴水湖集水区土地利用动态及其对径流污染的影响

代理获取

摘要

本文以上海滴水湖集水区为研究区域,分析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集水区径流量和污染量的影响,并深入分析了二级集水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降雨径流和面源污染在数量和空间分布特征上的影响,还探讨了土地利用/覆被分类对估算面源污染量的影响。
   (1)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力
   从1994年到2008年,受海塘建设、滩涂围垦和临港新城开发建设的多重因素影响,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可分为三个阶段。1)缓慢变化阶段(1994-2000):受海塘建设和滩涂围垦的影响,湿地和水域面积呈增长趋势,其他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较少,综合动态度为0.08%,建设用地的动态度为0.18%,郊区城市化较缓慢。2)显著变化阶段(2000-2006):受海塘建设、滩涂围垦和临港新城开发建设的影响,呈现滩涂湿地、林地、建设用地快速增加和耕地、水域面积减少的趋势,综合动态度为1.85%,建设用地动态度为7.93%,城市建设速度明显提高。3)加速变化阶段(2006-2008):受临港新城快速城市化的影响,草地、建设用地增加和耕地、水域面积减少,湿地面积从前两个时期的正增长转为负增长,综合动态度为8.40%,建设用地动态度为8.45%,郊区城市化进程加速。与此同时,发现研究区以九四大堤为界,东西两侧城市建设速度不均衡,东侧城市建设速度高于西侧。
   (2)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地表径流量和污染量的影响
   从年际变化角度分析,1994年到2008年,滴水湖集水区的年地表径流量和N、P负荷在数量方面呈上升趋势、空间变化趋势较为明显。地表径流量和N、P负荷量高值区从初期局限于几条主干河流两旁,逐渐开始向以滴水湖为中心,沿河流和道路向外辐射的环状分布带聚集,与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结构和用地强度的变化基本一致。从空间分布特征分析,2008年二级集水区地表径流量和N、P污染负荷的高值区不是完全一致,但是基本集中在研究区的中西部和西北部,这与该区域密集分布着城镇住宅、工矿商服等高强度土地利用方式密切相关。
   (3)土地利用覆被分类系统对地表径流污染量估算的影响
   从土地利用/覆被与径流的关系和污染物输出系数出发,将全国土地利用分类系统进行细化并调整为二级分类系统,用于解决土地利用/覆被类型与面源污染估算的衔接问题,发现土地利用/覆被分类系统对面源污染估算有较大的影响,大棚对区域径流量和污染量都有显著的影响,养殖业对区域径流污染的贡献率是相当大的。以2008年土地利用/覆被数据为例,从水文角度考虑将耕地划分为水田、旱地和大棚,年产流量减少了145.8万吨,TN和TP分别减少了9.37t和2.34t,虽然大棚的面积只是旱地的3倍,但是地表径流总量却是旱地15倍,而地表径流污染量却只有旱地的一半。从污染输出系数考虑,将水域划分出养殖池,虽然养殖池的面积只占到水域面积的1/3,但是TN和TP负荷量却是整个水域污染负荷量的56.3g%和67.66%。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