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表现主义之争看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艺术形式观念
【6h】

从表现主义之争看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艺术形式观念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一、“形式”概念溯源

二、现实主义、现代主义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

四、表现主义之争的历史背景、争论起源

第一章、卢卡契现实主义理论

第一节、卢卡契现实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

第二节、卢卡契的现实主义理论

第三节、卢卡契对现代艺术的批判

第四节、布洛赫与卢卡契的争论

第二章、布莱希特现实主义理论

第一节、布莱希特的“叙事剧”理论

第二节、布莱希特的“间离方法”

第三节、布莱希特的现实主义理论

第四节、布莱希特和卢卡契的争论

第三章、本雅明艺术理论

第一节、本雅明的艺术生产理论

第二节、寓言是艺术在现时代可能存在的方式

第三节、机械复制的艺术

第四节、本雅明对卢卡契现实主义理论的反叛

第四章、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其艺术形式观念

第一节、书斋里的骑士

第二节、西方马克思主义强调艺术的主体性特征

第三节、形式成为批判现实的具体承担者

第四节、美学的和历史的批评标准

第五节、对后世的影响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1937~1938年在德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开展了一场表现主义之争,这场争论虽然发生在上个世纪30年代,却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一个热点。 表现主义之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一件公案,这其中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这场论争是由于对表现主义的评价引起的,也是围绕着如何评价表现主义等现代主义艺术而展开的。本文从这场争论中三位典型人物卢卡契、布莱希特、本雅明的理论出发,通过论述他们对艺术的表现形式的争论,来分析艺术形式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中的特殊地位。西方马克思主义认为艺术是在精神领域进行革命的有力工具,因此,艺术的形式被历史化了,政治化了,意识形态化了。 这场争论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西方工业国家相继进入资本主义高度发展时期,其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因为社会干预而得到解决,社会革命的意识被同化,另外欧洲法西斯主义实施恐怖手段对革命进行压制,政治、经济领域内的革命已不可能,因此这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只能将革命的方向转向精神文化领域,致力于在自由的思想文化领域建造批判武器。 这种思想反映在艺术文化领域内,就是人们开始思考现实主义还能否像它在19世纪那样,为我们创造辉煌,是我们正统的艺术批评遗产。20世纪的文艺现实是出现了许多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如表现主义、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现代主义艺术,这些新的艺术形式以自我表现为主旨,它们大多表现为消解传统文化所赋予事物的意义,强调个人的体验,形式上无序杂乱,反叛传统的现实主义,因此,在文艺理论界,如何看待和分析这类现代主义文学就成为即时的话题。 在这场争论中,匈牙利著名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卢卡契作为保守派,极力维护现实主义,而对表现主义等艺术形式持全盘否定的态度。卢卡契从总体性出发,认为只有现实主义才能真正反映社会面貌,反映人的完整个性。卢卡契认为表现主义只是抽象的反对资本主义,这种抽象的方法论总是导致形式上的主观随意性,而内容上却是空洞的抽象,这种抽象不可能揭示现象的社会根源,只能导致脱离“斗争的核心”。 布莱希特是德国奥格斯戏剧作家,他也提倡现实主义,但是他认为现实主义是要求用新的形式来表现现实。他要求新的表现现实的能力,就要掌握新的艺术技巧。在他的叙事剧戏剧理论中,要求戏剧通过对“间离”技巧的运用达到一种陌生化效果,“间离”就是与现实相异,这样可以使观众产生惊异和好奇心,引导观众对所表现的过程或人物采取一种探讨的批判态度。布莱希特提倡用新的技巧表现现实,这就给表现主义留有余地。本雅明是20世纪前半期德国重要的文学评论家,与卢卡契相反,他认为现代艺术才是真正有力的艺术,这类艺术有最强烈的破坏力,可以对资本主义社会提出尖锐的批判。他将马克思主义生产理论运用到美学研究中,他认为作家就是生产者,艺术被作为商品通过机械大批量的复制,技术手段的革新将艺术从特权阶级的垄断中解放出来,使艺术成为人民的产品,可以成为人民批判社会的工具,这是艺术的解放。所以本雅明拥护表现主义等现代艺术。 表现主义之争被认为是继马克思、恩格斯与拉萨尔关于济金根的论争后,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又一重要论战。无论是对现实主义的维护,要求用新的艺术技巧表现现实,还是对现代艺术的开放支持态度,都可以看出艺术的表现形式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中的重要地位。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基于一种革命性的文化策略,把文化创造的活力和思想的自由放在首位,因此,艺术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中有独特激进的意义,成为一种新的革命工具,而艺术的表现形式往往是这种社会责任的承担者。无论是现实主义还是表现主义,都是针对现实的具体运用,已具有社会政治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