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癌患者树突状细胞负载HBV抗原的研究
【6h】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癌患者树突状细胞负载HBV抗原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缩略语索引

前言

第一部分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癌患者髓样树突状细胞的体外培养和HBV抗原负载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第二部分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癌患者髓样树突状细胞负载HBV抗原后表型的研究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第三部分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癌患者髓样树突状细胞负载HBcAg后功能的研究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参考文献

总结

致谢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树突状细胞疫苗的研究进展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文章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细胞癌患者髓样树突状细胞负载HBV抗原后表型和功能的变化。 方法:成分血分离机采集31例慢性乙肝合并肝细胞癌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在GM-CSF和IL-4的作用下诱导mDC分化、发育,加入“细胞因子鸡尾酒”(IL-1β、IL-6、TNF-α和PGE2)促进mDC成熟,并在加入促成熟因子前分别用HBcAg和HBsAg致敏mDC,LPS作为对照抗原,检测抗原致敏对mDC表型和功能的影响。 结果:在慢性乙肝合并肝细胞癌患者中:1.mDC表面分子表达:不成熟mDC表面分子CD80、CD83表达的阳性细胞百分率明显低于成熟mDC(CD80:9.3%±3.3%vs34.0%±20.7%,CD83:4.5%±2.7%vs13.2%±6.5%,均P<0.05);经HBcAg致敏的mDC表面分子CD80、CD86、CD40、HLA-DR表达的阳性细胞百分率较无抗原致敏时明显增加(CD80:58.3%±21.1%vs34.0%±20.7%,CD86:79.8%±12.9%vs45.2%±22.0%,CD40:69.8%±12.8%vs54.2%±23.2%,HLA-DR:78.4%±11.7%vs54.6%±20.7%,均P<0.05);经HBsAg致敏的mDC表面分子CD86、HLA-DR表达的阳性细胞百分率较无抗原致敏时明显增加(CD86:70.2%±9.1%vs45.2%±22.0%,HLA-DR:72.3%±3.9%vs54.6%±20.7%,均P<0.05);经LPS致敏的mDC表面分子CD80、CD86、CD40、CD83、HLA-DR表达的阳性细胞百分率较无抗原致敏时明显增加(CD80:57.0%±7.1%vs34.0%±20.7%,CD86:96.5%±2.1%vs45.2%±22.0%,CD40:79.5%±24.8%vs54.2%±23.2%,CD83:46.5%±0.7%vs13.26%±6.52%,HLA-DR:97.5%±2.1%vs54.6%±20.7%,均P<0.05)。2.mDC分泌的细胞因子:经HBcAg致敏的mDC分泌细胞因子IL-10和IL-12的量明显高于无抗原致敏组(IL-10:49.4±33.6pg/mlvs18.6±5.5pg/ml,IL-12:658.1±306.7pg/mlvs122.4±87.1pg/ml,均P<0.05);经HBsAg致敏的mDC分泌IL-12的量高于无抗原致敏组(312.1±209.2pg/mlvs122.4±87.1pg/ml,P<0.05),而IL-10在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经LPS致敏的mDC分泌IL-10和IL-12的量明显高于无抗原致敏组(IL-10:40.7±1.1pg/mlvs18.6±5.5pg/ml,IL-12:908.0±6.3pg/mlvs122.4±87.1pg/ml,均P<0.05)。3.mDC刺激自体T淋巴细胞增殖:HBcAg和HBsAg致敏的mDC刺激自体T淋巴细胞增殖的效果均高于无抗原致敏组(P<0.05),在LPS致敏组也发现了同样结果(P<0.05)。4.mDC介导自体T淋巴细胞分泌IFN-γ:HBcAg致敏的mDC介导自体T细胞分泌的IFN-γ的频数明显高于无抗原致敏组(43.5±32.8SFC/105T细胞vs13.3±9.1SFC/105T细胞,P<0.05);HBsAg致敏的mDC介导自体T细胞分泌IFN-γ的频数明显高于无抗原致敏组(23.2±12.9SFC/105T细胞vs13.3±9.1SFC/105T细胞,P<0.05);LPS致敏的mDC介导自体T细胞分泌IFN-γ的频数明显高于无抗原致敏组(61.9±55.3SFC/105T细胞vs13.3±9.1SFC/105T细胞,P<0.05)。5.mDC介导自体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的产生:HBcAg致敏的mDC诱导抗原肽段(HBcAg18-27)特异性CD8+T细胞产生的百分比高于无抗原致敏组(0.06%±0.01%vs0.0%±0.0%,P<0.05);HBsAg致敏的mDC诱导抗原肽段(HBsAg183-191)特异性CD8+T细胞产生的百分比高于无抗原致敏组(0.03%±0.01%vs0.0%±0.0%,P<0.05);LPS致敏的mDC对于诱导HBV抗原肽段特异性CD8+T细胞的产生并无显著作用(HBcAg18-27:0.02%±0.01%vs0.0%±0.0%,HBsAg183-191:0.0%±0.0%vs0.0%±0.0%,P>0.05)。 结论:体外经HBV抗原致敏mDC可以提高其表面共刺激分子和MHC分子表达的阳性细胞百分率,提高mDC分泌细胞因子IL-10和IL-12的水平,增强mDC刺激自体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促进mDC介导自体T淋巴细胞分泌IFN-γ,并有助于mDC介导自体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的产生。本研究为乙肝病毒抗原特异性的DC疫苗治疗慢性乙肝或乙肝合并肝细胞癌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著录项

  • 作者

    钱莘;

  • 作者单位

    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 授予单位 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 学科 免疫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福生;
  • 年度 200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肝肿瘤;
  •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 肝肿瘤; HBV抗原;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