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Web上的多主体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6h】

Web上的多主体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绪论

1.1基于多主体系统的分布式计算模式

1.1.1现有的分布式计算模式

1.1.2主体和多主体系统

1.1.3多主体系统技术特点

1.1.4主体和多主体系统的研究概况

1.2本文工作

1.2.1研究动机

1.2.2研究内容

1.2.3本文结构

第二章基于本体的异构主体能力匹配

2.1引言

2.2主体能力描述语言DAML-S

2.2.1主体能力描述语言的需求

2.2.2 DAML-S服务概要(Service-Profile)

2.3主体能力匹配

2.3.1主体能力的匹配定义

2.3.2主体能力匹配算法

2.4对主体能力匹配算法的改进

2.4.1一种新的简单有向无环网络朴素算法AH

2.4.2 AH在主体能力匹配算法中的应用

2.5相关工作

2.5.1简单有向无环网络最短路径算法的相关工作

2.5.2主体能力语义匹配计算的相关工作

2.6小结

第三章基于D1LP-R的多主体系统信任管理

3.1引言

3.2 D1LP-R语法

3.3 D1LP-R中的角色委派策略和角色验证规则

3.3.1D1LP-R角色委派策略

3.3.2 D1LP-R中的角色验证规则

3.4 D1LP-R中的鉴别策略和鉴别规则

3.4.1 D1LP-R中的鉴别策略

3.4.2 D1LP-R中的鉴别规则

3.5实现

3.6相关工作

3.7小结

第四章基于XML文档的主体外部资源库管理

4.1引言

4.2 iExternalRDB接口

4.3 Prolog与XML文档集成的有序性保持

4.4基于扩展路径表达式的XML查询

4.4.1基于扩展路径表达式的XML查询的研究基础

4.4.2对基于扩展路径表达式的XML查询的改进

4.4.3基于扩展路径表达式的XML选择查询实例

4.4.4基于扩展路径表达式的XML选择查询的时间复杂度分析

4.5小结

第五章P2P多主体系统到B/S多主体系统的透明迁移

5.1引言

5.2体系结构

5.3RAWT

5.3.1AWT和RAWT介绍

5.3.2RAWT服务器

5.3.3RAWT客户端

5.3.4 Java应用、RAWT服务器以及RAWT客户端主要交互场景

5.4主体运行时环境和及其外壳

5.5相关工作比较

5.6小结

第六章结束语

8.1本文取得的成果

8.2进一步的工作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与发表的的论文

1参与的科研项目

2己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3已投论文

致谢

论文独创性声明及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展开▼

摘要

随着Internet的迅猛发展,要求具有高度开放性特点的应用需求越来越大,因为Internet本身就可看作是高度开放的分布式计算环境.构造能够充分利用Internet潜力的软件一直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界最重要的挑战之一.多主体系统具有作为Internet上主流分布式计算模式的极大潜力.但若要使潜力变成事实,一方面需要继续发展和完善多主体系统的一些关键技术,如通信、本体、内容语言、信息发展、协调以及信任管理等;另一方面,多主体系统技术的发展必须能够与Web的发展结合起来,才能在Internet上获得更多的应用空间.为了保进多主体系统技术在Internet和Web上的应用,该文对多主体系统的若干关键技术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具体内容包括主体能力匹配、多主体系统中的信任管理、基于XML文档的主体外部资源库管理以及将多主体系统从P2P结构透明迁移到B/S结构的实现技术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