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轿车铝合金车轮进入美国OEM市场的模式分析
【6h】

中国轿车铝合金车轮进入美国OEM市场的模式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前言

1.中国轿车铝合金车轮的发展概况

1.1中国轿车铝合金车轮的市场状况

1.2中国轿车铝合金车轮的生产状况

1.3中国轿车铝合金车轮的技术状况

2、美国轿车铝合金车轮的市场分析

2.1美国轿车工业发展概况

2.2美国汽车零部件市场概况

2.3美国的轿车铝合金车轮市场分析

2.4竞争对手分析

2.4.1用五力竞争模型分析美国铝合金车轮的竞争环境

2.4.2美国铝合金车轮业的同行情况

2.4.3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铝合金车轮业的同行情况

3.中国轿车铝合金车轮进入美国OEM市场的可行性分析

3.1美国OEM厂家的采购模式变革

3.1.1大力整合一级配套商

3.1.2强调供应链的分工和管理

3.1.3采购成为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部分

3.1.4系统和模块加速整合

3.1.5从大规模生产转向精益生产

3.1.6要求JIT/JIS供应

3.1.7具备较强的电子商务能力

3.1.8强化价格谈判优势

3.2中国轿车铝合金车轮进入美国OEM市场的推动因素

3.2.1市场全球化的推动因素

3.2.2竞争推动的因素

3.2.3成本推动的因素

3.2.4技术推动的因素

3.2.5政府推动的因素

3.3中国轿车铝合金车轮进入美国OEM市场的不利因素

3.3.1外部不利因素分析

3.3.2内部不利因素分析

4.中国轿车铝合金车轮进入美国OEM市场的模式分析

4.1中国轿车铝合金车轮进入美国OEM市场的四种主要模式

4.1.1出口(Export)

4.1.2许可证生产(Licensing)

4.1.3战略联盟(Sas)

4.1.4直接投资(FDI)

4.2四种模式的优劣比较与综合运用

总结

参考文献

后记

论文独创性声明及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展开▼

摘要

本文旨在分析我国轿车铝合金车轮进入美国OEM市场的模式,从而给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的中国轿车铝合金车轮及其它汽车零部件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高全球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能力提供借鉴与参考。  本文先从市场、生产、技术等三个方面介绍了中国轿车铝合金车轮的发展现状和前景,然后对美国的轿车工业及其零部件业进行了阐述,尤其对美国铝合金车轮业的市场容量、竞争情况以及OEM市场对配套商的要求作了深入的讨论,本文接着重点分析了中国轿车铝合金车轮进入美国OEM市场的推动因素及不利因素。  本文集中阐述了中国轿车铝合金车轮企业进入美国OEM市场的四种主要模式:一是通过佣金代理、外贸出口公司等形式实现间接出口,或者通过外国客户的代理、外国的经销商、直接销售等形式实现直接出口;二是以特许经营、贴牌生产等为代表的许可方式进入美国市场;三是通过与美国铝合金车轮或者综合零部件企业结成战略联盟进入美国市场;四是通过直接投资如设立工厂或销售子公司、购并公司等进入美国市场。本文同时也对这四种模式的优劣势进行了比较,提出要在实践中应综合、灵活运用四种模式,从而防止进入的风险。最后还对中国轿车铝合车轮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对进入美国OEM市场的模式发展趋势作了预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