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降消”项目对孕产期保健服务可及性的影响研究
【6h】

“降消”项目对孕产期保健服务可及性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一)卫生服务可及性的研究现状

(二)孕产期保健服务可及性研究现状

(三)“降消”项目效果评价研究现状

(四)本研究命题的提出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目的

五、研究内容

材料与方法

一、研究方法

(一)项目理论模型、研究假设和评价指标

(二)研究设计

二、资料来源与资料收集方法

三、质量控制

四、统计分析环境

五、技术路线

结果与分析

第一部分定量研究

Ⅰ样本县概况及地理可及性

Ⅱ孕产期保健服务可及性

Ⅲ孕产期保健服务经济可及性

Ⅳ孕产期保健文化可及性

第二部分定性研究

一、“降消”项目对妇幼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的影响

二、贫困救助对经济可及性的影响

三、健康教育对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的影响

四、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

讨论与建议

一、项目对地理可及性的影响

(一)项目县地理可及性有一定提高

(二)项目解决就医途中延误问题的关键是缩短各级之间的转诊时间

(三)项目提高了卫生院的接产能力,但村级机构服务能力仍需加强

(四)现行的人员配备标准无法满足提高地理可及性的要求

二、项目对服务可及性的影响

(一)项目提高服务可及性的效果

(二)存在的问题

三、项目对经济可及性的影响

(一)贫困救助和限价的效果

(二)存在的问题

四、项目对文化可及性的影响

五、孕产期保健服务可及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六、政策建议

(一)保持“降消”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是必要的

(二)实现贫困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结合,建立促进住院分娩的长效机制

(三)做好孕产妇系统保健和管理与加强产科能力建设并重

(四)解决乡村医生报酬,保持三级农村妇幼卫生服务网络稳定性

(五)提高可及性最终依靠项目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七、本研究的局限性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论文综述 卫生服务可及性研究综述

展开▼

摘要

过去20年,中国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孕产妇死亡率由1991年的80/10万下降到2004年的48.3/10万。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孕产妇死亡率下降趋缓,尤其是偏远、落后农村地区孕产妇下降的难度较大。可及性仍是农村地区群众面临的突出问题。 孕产期保健是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环节和重点内容,是确保实现妇幼卫生目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围产儿死亡率的有效措施。良好的孕产期保健可有效地减少孕产妇和婴儿死亡;在孕产妇死亡的原因中,80%以上通过孕产妇保健可以避免。因此,为孕产妇提供基本的孕产期服务并提高其对服务的利用能力十分重要。 “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下简称“降消”项目)是国家为确保降低孕产妇死亡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目标的实现而设立的,目的之一即提高服务的覆盖面和增强孕产妇的服务利用能力。自实施以来,已覆盖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建设兵团,共1000个县,近3亿人口。项目已经实施6年;因此,对项目地区孕产期保健服务可及性和利用进行评价非常有必要。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降消”项目实施6年来,项目县以及非项目县孕产期保健服务地理、服务、经济和文化可及性的现状及变化趋势,探讨项目对提高孕产期保健服务可及性的效果,寻找项目地区孕产期保健服务可及性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评价项目对孕产期保健服务可及性的影响,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研究方法 根据安德森行为模型的理念,确定了本研究中可及性的内涵及项目理论模型。本研究从供方服务提供能力和需方利用能力两方面来定义其内涵,首先医疗卫生机构能够提供孕产期保健服务,即服务的可及性;其次,该服务可以被服务对象方便的获得,即在地理上的可及性;第三,能够方便获取的服务对于服务对象是可支付的,即经济的可及性;最后,该服务还是容易被服务对象接受的,即文化可及;上述四方面构成本研究中可及性的完整内涵。结合项目活动与可及性的内涵,本研究提出了关于项目资源、项目活动与项目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描述的项目理论模型,并在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4个研究假设。 本研究采取准实验研究设计,通过问卷调查、意向调查、二级资料提取、个人深入访谈等方法,收集了11个省的22个项目县和22个非项目县妇幼卫生资源配置、妇幼保健服务提供和利用的情况。 运用描述性分析描述孕产期保健服务可及性的现状,运用X<'2>检验、方差分析和秩和检验等方法比较项目县与非项目县之间以及不同地区之间可及性的差异,运用内容归纳法对定性资料的相关内容进行归纳,以了解项目对改善孕产期保健服务可及性的效果和影响。 研究结果 1.与1999年相比,项目县的地理可及性有一定改善236个第一周期项目县2005年县到乡和村的距离和时间均缩短,同时,项目县卫生院的接产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尤其是可剖宫产的卫生院比例增加比非项目县明显。 2.项目在提高服务覆盖面和可及性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首先,孕产期保健服务的潜在可及性提高。其次,在实现可及性方面,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增加,项目县住院分娩率显著提高。 3.项目的实施控制了平产费用,加大了贫困救助力度并扩大了覆盖面贫困救助能为贫困孕产妇解决1/3左右的平产住院费用。 4.项目县县、乡两级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好于非项目县项目县健康教育覆盖率高于非项目县。健康教育的效果得到了各级妇幼卫生人员的肯定。项目县需方对孕产期保健知识的知晓率和态度好于非项目县。 5.孕产期保健服务可及性的前三位影响因素孕产期保健服务可及性的前三位影响因素包括服务对象文化素质低和保健意识差、经济因素以及交通不便三个方面。 政策建议 1.保持“降消”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是必要的2.实现贫困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结合,建立促进住院分娩的长效机制3.做好孕产妇系统保健和管理与加强产科能力建设并重4.解决乡村医生报酬,保持三级农村妇幼卫生服务网络稳定性5.提高可及性最终依靠项目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