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腰椎极外侧微创手术入路(XLIF)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6h】

腰椎极外侧微创手术入路(XLIF)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明确国人腰椎侧方解剖层次以及重要组织结构的毗邻关系;测量相邻重要结构之间的距离,明确腰椎侧方手术操作安全范围;评价腰椎极外侧椎体间融合(extremelateral.interbodyfusion,XLIF)技术在国人患者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进一步分析XLIF技术在国人腰椎疾病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对象和方法:
   选取10具新鲜尸体标本、2具福尔马林溶液固定的尸体标本,取侧卧位(XLIF手术位置),在C-臂机透视下,模拟XLIF手术入路,将克氏针打入L2-L5腰椎间盘中央,随后沿克氏针方向逐层解剖。观察各个解剖层次克氏针与后腹膜、血管、神经和其它重要结构之间的毗邻关系;并测量相邻重要组织结构之间的距离。
   测量与观察指标:(A)腰椎侧面腰神经与腰椎前缘交感干之间的距离,(B)腰椎侧面相邻腰节段血管之间的距离,(C)腰椎各椎体中线位置前后缘距离。观测侧方穿刺是否可能穿破后腹膜,损伤腹腔内脏器。
   观察克氏针穿刺的角度、位置,以及其与周围神经、血管以及其他重要结构之间的位置关系,了解XLIF手术的安全性、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结果:
   1.腰椎侧方的主要解剖层次依次为皮肤皮下、浅表肌层(背阔肌、腹外斜肌、等)、疏松结缔组织层(脂肪等)、腰大肌、腰椎。解剖时可见后腹膜与腰大肌相邻,中间有脂肪填塞,厚度视个体不同有所区别。在本实验中,有2具尸体在克氏针90度穿刺时,克氏针直接穿过后腹膜,进入腹腔。
   2.沿克氏针模拟手术入路逐层解剖至腰大肌的过程中未见重要的血管、神经等结构,在钝性分离侧方腰大肌时未发现有神经等重要结构在腰大肌内穿行。在侧方XLIF的手术操作区域,存在着一个由腰节段血管、腰神经、交感干组成的大小约为29×30mm的相对无血管、神经的区域,为XLIF手术操作的“安全范围”。
   3.XLIF的手术入路相对安全,入路周围未见神经、血管等重要结构。腰椎侧方“安全范围”较大,XLIF手术操作在此范围内进行有较大的安全性。
   4.相对于传统的腰椎前、后路手术,XLIF手术有其明显的优势。对国人的解剖研究表明,XLIF手术操作具有很大的安全行,风险较小,且其优势明显,具有较好的风险与收益比,在国人腰椎疾患的临床治疗中具备很好的应用价值。
   结论:
   1.在XLIF手术操作中,行XLIF90度穿刺时,穿刺导针可能损伤后腹膜,手术操作中应做第二切口推开后腹膜并导引穿刺针尖到腰大肌。
   2.在XLIF手术过程中,损伤入路周围的血管神经的可能性不大。
   3.在腰椎侧方,腰节段血管、交感干和腰神经之间,存在着一个相对无血管、神经的“安全范围”,其大小约为29×30mm。
   4.XLIF的手术操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其优势明显,具有不错的风险与收益比,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