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温血停跳液再灌注对大鼠热缺血供心心肌保护的实验研究
【6h】

温血停跳液再灌注对大鼠热缺血供心心肌保护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第一部分大鼠放血心脏停跳热缺血模型和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大鼠放血心脏停跳热缺血模型和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以探讨热缺血对大鼠供心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16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热缺血(10min)组各8只。对照组在横断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后立即获取供心;热缺血组在横断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后原位放置10min再获取供心。两组均采用常规的心肌保护方法,即经主动脉根部单次灌注4℃晶体心脏停跳液和UW液,然后浸泡在4℃UW液内保存。冷保存4h后利用Langendorfr离体心脏灌注装置灌注1h,期间观察复苏情况,收集最初10ml冠脉溢出液检测CK.、CK-MB、AST、LDH,测定复灌后平均冠脉流量(ml/min),待心跳稳定后测定HR、左室舒张末压(EDP)、左室内峰压(Peak)、左室内压上升支最大斜率(+dp/dtmax)、左室内压下降支最大斜率(-dp/dtmax)。持续灌注1h后,取材测定心肌组织含水量,并行组织学检查。
   结果:对照组心脏复苏显著优于热缺血组。热缺血组CK、CK-MB、AST、LDH漏出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平均冠脉流量显著大于热缺血组(P<0.05):左室内压测定各指标HR、EDP、+dp/dtmax、-alp/dtmax对照组均显著优于热缺血组(P<0.05);对照组心肌含水量显著低于热缺血组(P<0.05)。组织学观察热缺血组较对照组心肌及冠脉内皮损伤严重。
   结论:利用放血心脏停跳热缺血模型和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研究热缺血对大鼠供心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的方法可行。热缺血10min对大鼠供心结构和功能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
   第二部分温血停跳液再灌注对大鼠热缺血供心的心肌保护
   目的:研究温血停跳液再灌注对大鼠热缺血供心的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组,n=8):无热缺血,使用4℃晶体心脏停跳液及UW液单次灌注后浸泡于4℃UW液内保存4h;热缺血组(B组,n=8),热缺血10min,心肌保护方法同对照组;温血停跳液再灌注组(C组,n=8),热缺血10min,心肌保护第一阶段同对照组,在冷缺血结束后,使用温血停跳液持续灌注心脏。保存结束后建立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分别观察复苏情况,收集最初10ml冠脉溢出液(C组收集冠脉回血)检测CK、CK-MB、AST、LDH,测定复灌后平均冠脉流量,心跳稳定后测定HR、左室舒张末压(EDP)、左室内峰压(Peak)、左室内压上升支最大斜率(+dp/dtmax)、左室内压下降支最大斜率(-dp/dtmax);持续灌流1h后,取材测定心肌组织含水量,并行组织学检查。
   结果:A组及C组心脏复苏显著优于B组。B组和C组CK、CK-MB、AST、LDH漏出水平均高于A组(P<0.01);A组、C组平均冠脉流量显著大于B组(P<0.05);A组、C组左室内压测定所得各指标显著优于B组(P<0.05);A组、C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心肌含水量显著低于B组、C组(P<0.05),C组低于B组但差异无显著性;组织学观察B组较A组、C组心肌及冠脉内皮损伤严重。
   结论:温血停跳液再灌注有利于减少大鼠热缺血供心再灌注损伤,改善大鼠热缺血供心复苏及复灌后血流动力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