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征信体系建设中个人信息保护的制度安排
【6h】

征信体系建设中个人信息保护的制度安排

代理获取

摘要

金融对于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征信制度是现代金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加快征信体系建设已成为社会共识。2004年以来,作为征信体系基础设施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系统已基本覆盖所有经济行为活跃的企业和自然人,但法律制度不健全一直是制约征信体系建设的最大障碍。在个人征信体系建设过程中,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更是越来越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本文以信息不对称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及法学中的现代隐私权理论为基础,应用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结合当前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的最新进展和个人信息保护现状,研究如何在有效保护个人信息的前提下,为个人征信体系的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章引言简要介绍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目前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
   第二章简述征信与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理论。威廉姆森(O.willamson)是交易费用理论的集大成者,他接受了西蒙(H.Simon)对人的经济角色的分析,并提出假设:经济人都是自私的,只要能够利己就不惜去损人,并将其称为机会主义行为动机,机会主义的存在使交易费用增加。而在一个征信体系健全的经济社会中,将会使机会主义者受到制裁,交易费用将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削减,从而使社会整体的交易规模得到保证。不对称信息指交易的一方拥有另一方不拥有的信息,这些信息即使能够检验也需要花费较高的成本。信息不对称通常表现为两种结果:一是信息占有优势方经常会做出败德行为。二是信息占有劣势方不得不为信息占有优势方承担风险,从而使自己面临交易中的逆向选择。信息不对称是造成违约风险的主要原因,而征信体系的建立则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合约风险。随着人权理念和现代隐私权理论的发展,世界各国或在宪法、民法中体现对公民个人隐私权的保护,或专门立法保护个人信息,而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则受制于这些不断变化的立法。在国际化浪潮的推动下,各国已经形成基本一致的个人信息保护的原则。1980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通过了《关于隐私保护与个人数据国际流动的指针的建议书》,提出了保护个人信息的八项基本原则。欧盟1995年出台了《欧盟数据保护指南》,该指南要求确保个人数据安全,禁止个人数据自由随意的流失,对个人数据的处理收集传送要采取高度的保护措施。
   第三章介绍了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和个人信息保护的最新发展。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大致分3个阶段。2002至2004年是起步阶段,在这个阶段制订了全国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建设的总体方案,确定了个人征信系统建设的原则和目标,成功实现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试运行。2005年至2007年是快速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人征信系统建设的覆盖面不继扩展,人民银行及各个地方政府探索的进行了征信制度的建设,启动了征信行业的标准化进程。2008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全球,社会各界广泛认识到了征信业务及其监管的重要性,促进征信业规范发展和加强征信监管的外部环境明显改善,个人征信体系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已出台的相关法律制度有《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人民银行出台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各地方政府出台的信用信息管理办法等。正在制订的比较重要的是《征信管理条列》。从现有的征信法律制度来看,法律效力不高,内容不规范,对个人的权益保护明显不足,个人信息的保护机制与个人征信体系建设的发展远远不适应。
   第四章研究分析了国外征信立法和个人信息保护的成功实践。总得来说,世界各国的个人征信模式可分为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化征信模式,以欧洲大陆国家为代表的公共征信模式和以日本为代表的行业协会模式3种。征信模式的不同决定了其立法体系的不同,美国立法以保障信息自由流通为基本立法理念,在保护消费者权益和保障信息流动之间更侧重于保障信息的自由流动;欧洲大陆国家则以保护个人隐私权和开放数据之间取得平衡为基本原则,但更侧重于保护个人稳私;而日本主要以行业自律规则来规范征信活动及保护个人信息。
   第五章就征信体系建设中如何合理保护个人信息给出政策建议。基本原则是首先要适应我国个人征信体系迅速发展的需要,其次是要处理好有关法律规范的协调问题;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制度就包括信息主体权益保护法律制度,征信机构行为规范法律制度,征信监管法律制度3个部分;各部分法律规范就遵循立法理念一致且实体性规范与程序性规范并重的原则。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