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SPIO标记的3.0T-MR巨噬细胞成像评价大鼠肝纤维化炎症程度的实验研究
【6h】

SPIO标记的3.0T-MR巨噬细胞成像评价大鼠肝纤维化炎症程度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第一部分大鼠肝纤维化模型SPIO曾强3.0T磁共振扫描—不同回波链条件下R2*值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4回波链和6回波链条件下大鼠肝脏T2*map平扫和SPIO增强后2小时延迟扫描所得的R2*值,确定大鼠肝纤维化模型3.0T磁共振扫描的理想参数。
   材料与方法:对9只正常雄性SD大鼠(普通清洁级)肝脏行MR T2*map平扫和SPIO增强后2小时的延迟扫描。TR时间为160ms,翻转角30°,空间分辨率160×160,层厚2.5 mm,回波链分别为4个和6个。分别比较MR平扫时和SPIO增强后延迟扫描4个回波链和6个回波链R2*值、信噪比(SNR),运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平扫时4回波链条件下R2*值(61.47±8.71)与6回波链条件下R2*值(56.56±4.66)之间并没有统计学差异。SPIO增强2小时后4回波链条件下R2*值(234.94±17.52)与6回波链条件下R2*值(211.51±22.50)之间并没有统计学差异。平扫时4回波链条件下SNR值(53.85±9.60)与6回波链条件下SNR值(73.30±12.25)之间有统计学差异。SPIO增强2小时后4回波链条件下SNR值(24.45±5.62)与6回波链条件下SNR值(37.58±10.04)之间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6回波链条件下T2*map有助于改善大鼠肝脏MR图像质量,提高信噪比。6回波链T2*map扫描为大鼠肝纤维化模型SPIO增强3.0T磁共振扫描的推荐序列。
   第二部分SPIO标记的MR巨噬细胞成像评价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病理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SPIO增强后肝脏R2*值的变化和纤维化炎症活动之间的相关性。并和病理检查(普鲁士兰染色)结果进行相关性研究。
   材料和方法:对全部实验大鼠肝脏进行平扫和SPIO增强后2小时延迟扫描。分别进行T2*map及T2map扫描。运用Functool4.5.3软件得到相应的R2*map及R2map图像,并测定R2*及R2值。根据Knodell系统的标准(Knodell histologyactivity index score),将数据按照炎症和纤维化程度进行分组。对各组数据分别进行比较:1.采用配对t检验对相同肝纤维化炎症分级大鼠肝脏增强前后R2*及R2值比较;2.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大鼠不同肝纤维化炎症分级R2*及R2值比较;3.采用配对t检验对相同肝纤维化分期大鼠肝脏增强前后R2*及R2值比较;4.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大鼠不同纤维化分期R2*及R2值比较。并与病理检查(普鲁士兰染色)结果进行相关性研究。
   结果:大鼠肝纤维化炎症活动程度分为三级:G0-1、G2、G3。SPIO增强前后各组大鼠肝脏R2*及R2值都有统计学差异。平扫时G0-1组与G2组、G2组与G3组R2*值之间有统计学差异;增强后各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平扫和SPIO增强后G0-1组与G2组、G0-1组与G3组R2值之间有统计学差异。
   病理标本普鲁士兰染色结果显示,G0-1期肝实质内见少量散在分布的蓝染阳性细胞,细胞体积小。G2期大鼠肝脏汇管区及周围见大量蓝染阳性细胞,细胞增大、胞核伸长、胞质扩展。G3期大鼠肝脏汇管区蓝染阳性细胞数较G2期明显减少,细胞体积也有缩小。肝纤维化不同炎症分级大鼠肝脏SPIO增强后R2值与普鲁士兰染色阳性细胞数之间有轻度的相关性。普鲁士兰染色阳性细胞数与炎症分级之间有轻度的相关性。肝纤维化不同炎症分级大鼠肝脏平扫R2*、SPIO增强后R2*及R2值之间无相关性。
   结论:平扫T2*map对评价肝脏早期炎症活动具有较大价值,SPIO增强后T2*map成像因受到外源性铁的影响,在判断肝纤维化炎症分级方面的价值受限。随着MR硬件和软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MR巨噬细胞成像在评价肝纤维化炎症程度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