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使命与主体:人民日报社论(1949-2008)的话语呈现
【6h】

使命与主体:人民日报社论(1949-2008)的话语呈现

代理获取

摘要

基于新闻传播研究的话语分析实践尚处在探索阶段,本文既希望能推进这一探索,也希望能通过话语分析实践带给新闻传播研究一些新的视点。
  本文以60年(1949--2008)人民日报社论作为话语分析对象,主要做了两个方面的工作:60年社论白描和社论话语分析。
  60年社论白描是根据话语分析的需要,通过抽样统计,分别对社论的数量分布、社论的话题大类和小类分布、社论的话语行为类型分布作了描写,试图勾勒出60年社论的概貌。
  话语分析方面,论文提出了一种从上至下、由大到小的三层级分析框架,分别在话语的整体层级、叙事层级、语句层级上对人民日报社论展开话语分析。这三个层级的分析分别在第三、第四、第五章实施。
  话语整体层级上,将《人民日报》的社论话语和话语行为看为一个整体,从话语问性角度分析了它的功能,与上位话语、下位话语的关系,并考察了它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
  话语叙事层级上,主要描述和分析了人民日报社论话语中的二元对立叙事模式,以及这种二元叙事模式的具体表现,它的产生和消解的过程。
  话语语句层级上,主要通过情态词语和使令语句、使令对象的考察分析,探讨了社论话语主体身份的发展变化。
  结合人民日报社论话语主体身份问题,文章探讨了社论传播方式的演变过程,以及新时期社论话语的主体身份定位问题。文章认为,60年中党报(刊)社论经历了组织传播、组织-大众传播、大众-组织传播三个阶段,而在转向大众一组织传播的过程中,社论话语的主要受众对象从组织渐渐变成了大众,社论话语与上位话语的等同程度也不断减弱,因此,社论话语的主体身份,以及社论话语与上位话语关系需要重新明确和定位。
  本文采取的是建构主义话语观,强调话语社论话语对知识、对下位话语、对主体身份、对发话者与受话者之间关系的建构功能,并沿着建构主义的思路进行话语分析。
  方法上,量化与质化兼用。用量化方法勾勒60年社论概貌,描写情态词使用状况;质化分析也以“例不十,不立‘法’”归纳原则为基础,因此整体上看,本论文偏向于实证研究。60年社论话语不是均质的,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论文在共时考察分析的同时,也结合了历时的考察分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