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就业促进社区干预机制的独特作用与内在机理研究
【6h】

就业促进社区干预机制的独特作用与内在机理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就业是每位劳动者生存的经济基础和基本保障,也是其融入社会、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的重要条件。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多万,就业促进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将是一个艰巨性、复杂性和全局性的问题。面临“人多地少”、“人多资源少”的困境,如何在“个人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既有体系下,寻求更加有实践意义的就业促进机制?如何在市场、政府双重机制发挥作用但又均存在“缺陷”的情况下,寻找一种弥补性的力量?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单位制”社会不断转化和解体,社区作为居民生活共同体、资源聚集地和活动场所,被认为具有弥补政府缺陷的天然优势,在居民生产、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那么,社区在就业促进上有何独特作用?这种作用是如何产生和实现的?本文以社会政策的分析视角,对市场、政府双重机制作用下的就业促进工作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进行了考察,发现社区利用低成本、高效率、全民参与、资源充分利用等多种优势,能有效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对就业促进来说,在市场通过价格机制调节劳动力资源配置、政府通过强制性手段保护劳动者就业的同时,社区作为劳动者的聚集地,可以通过发挥社区特有的人文地理优势,优化和综合利用社区资源,将政府运作机制和市场运行机制有效集合起来,畅通落实就业促进政策的通道,通过社区伦理形成的压力机制、社区文化促成的教育机制、社区生活带来的服务机制等,促进劳动者实现就业;通过形成岗位信息推荐、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开发等综合性就业服务体系,以及劳动者之间的互助共济氛围等,实现对劳动者的帮助性就业。这样,市场、政府、社区三位一体,相互作用、互相支持,推动劳动者根据不同能力和特点,通过市场的竞争性、政府的保护性、社区的帮助性实现不同层次的就业,从而进一步完善就业促进的运作机制。以论证社区在就业促进方面的独特地位和作用为核心,全文共分八章。
  第一章为导论。阐述了我国就业促进面临的严峻形势、国内外对社区就业促进的研究综述、总结了现有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的地方、提出了论文要研究的主要问题、界定了文中运用的主要概念,并对论文的研究内容、逻辑框架、研究方法做了概括性介绍。以重新审视社区在就业促进方面的独特作用为切入点,提出了政府、市场、社区三元并立共同促进就业的逻辑必然性。
  第二章,就业促进社区干预的理论探讨。从经典的就业理论出发,按照更强调市场调节,还是更注重政府干预两个角度,对传统就业理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发现在西方经济发展及经济学理论演变的大背景下,就业理论始终建立在市场机制基础之上,就业促进的思路和策略在以市场调节为主的“自由放任”和以政府调控为主的“政策干预”之间摇摆。随着经济发展多元化和社会需求多样化,它们在解决现代社会遇到的就业问题方面缺陷越来越明显,在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叠加处,需要新的理论、思路和策略支持就业促进更高效地开展,由此提出了一个新的就业促进理论框架,即研究社区对就业促进的作用和意义。
  第三章,就业促进社区干预的实践基础探讨。系统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就业促进的发展历程,指出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实行政府完全干预的方式确保充分就业,严重妨碍了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十分不利于国民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逐步引入市场就业机制,以供需平衡为调节手段,“双向选择”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也出现了失业人数不断攀升、弱势群体不断累积等非常现实的就业问题。从历史的经验和现实发展环境看,在我国这样一个劳动力市场就业机制发育不完善、政府体制尚处于转型过程中的国家,政府干预和市场干预的就业促进均有着天然的局限,不能彻底解决复杂、严俊的就业问题,要求我们寻找更加合乎现实的就业促进新举措。从而,社区帮助性就业促进机制应运而生。
  第四章,就业促进社区干预机制确立的必要性。从分析社区的含义及社区作用出发,总结了我国社区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指出我国已经具备依靠社区力量干预就业的基础。然后,基于对托达罗二元经济模型的扩展,通过一个高度简化的三部门模型,讨论了当中国面临工业化、城市化、农村发展、控制贫困等多个发展目标时,传统的基于政府和市场就业促进的干预机制,必须以某些发展维度的牺牲为代价,从而证明当缺乏社区干预时,就业促进目标之间的“非互容性”会导致社会一方面发展的同时,另一方面将受到负面影响,从而确立了促进就业社区干预机制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提出社区的政治功能、文化教育功能、服务功能、监督智力功能、归属和认同功能,在就业促进方面均起到积极的干预作用。
  第五章,就业促进社区干预机制的作用机理。分别用三组模型论述了社区就业促进的三种实现途径,即社区压力与工作伦理、人力资本的社区培育以及社区生活服务优化,从劳动力供给、需求以及供给和需求相匹配三个环节,系统完整地分析了社区发展所包含的就业促进因素。说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区作为社会的一个基础单位,所形成的文化和环境氛围,通过影响在社区中生活的微观个人的学习态度、就业观念、就业条件等,对就业促进工作产生着巨大影响。社区干预机制与政府、市场不同的独特作用就在于它的作用机理,社区利益与居民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它没有政府那样的官僚体系、也不象市场那样功利,它以生活方式为主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劳动者就业,并通过对每个个体影响的集合产生群体放大效应,带来全社会就业促进效率的整体提高。
  第六章,社区干预的目标定位和行为选择。通过分析就业促进的社区干预内涵,将社区干预的目标定位在帮助性就业,提出社区在改善就业的环境氛围、提供高效便捷的就业服务、提供安置型就业岗位、影响政府就业决策和政策执行、培育和提升社区人力资本、培育和引导社会组织发挥作用、优化社区劳动者时间配置、促进劳动者创业等方面有积极作用,然后,提出了就业促进社区干预的主要策略,并指出社区干预实际上是多策略的综合运用,然后对社区干预的路径和行为选择进行了分析,根据社区干预的效果将其分为社区干预和社区内干预。
  第七章,就业促进社区干预案例分析。由于我国社区发育尚不成熟,完全成功的社区干预案例还不存在。本章通过分析上海市一个典型社区就业促进的状况,对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失业的状况、社区就业促进的工作举措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结合就业促进社区干预机制的独特作用和内在机理,提出在完善社区就业促进机制,应当从社区干预和社区内干预两个层面同时考虑,加强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的同时,强化开展社区内以活动和项目为主体的就业促进工作。
  第八章,论文结论和研究展望。对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和成果进行了提炼,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相关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