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和而不同——安乐哲儒学典籍合作英译研究
【6h】

和而不同——安乐哲儒学典籍合作英译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指导小组成员名单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典籍英译与时代诉求

1.2 全球化语境与典籍文化翻译面临的问题

1.2.1 文本的多义与译者认知局限的矛盾

1.2.2 归化?异化?——文化翻译中的策略问题

1.2.3 规定还是描述?——文化翻译面临的伦理问题

第二章 典籍翻译与翻译伦理

2.1 伦理与翻译

2.2 伦理思想对译学范式的影响

2.3 《论语》英译——译者的伦理态度与翻译方法

2.3.1 以耶释儒——早期传教士的《论语》英译

2.3.2 关注异质文化的开端——二十世纪初西方汉学家的《论语》英译

2.3.3 关注译作的流畅——海内外华人的《论语》英译

2.3.4 回溯原典的跨学科译著——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的西方《论语》英译

第三章 安乐哲儒学典籍合作英译——视角、态度和方法

3.1 海内海外、褒贬各异——本研究国内外现状

3.2 翻译伦理与实践方法——本研究目的和内容

3.3 比较与阐释——本研究方法和意义

第四章 辨异观同——安乐哲与合作者的儒学关键词英译

4.1 儒学术语的创造性阐释和英译

4.1.1 追寻词汇真义

4.1.2 发掘现实价值

4.2 一词多译——揭示儒学术语的多重意义

4.3 “道”之所以,“天”之所指——保留旧译和音译

4.4 小结

第五章 原作思维与译作语言——安乐哲与合作者儒典英译的陈述方式

5.1 汉思维的“过程性”与英语的“过程性”词汇

5.2 汉思维的“事件性”与英语的动名词结构

5.3 逻辑推理与表达方式

5.3.1 因果逻辑与审美逻辑——逻辑关联词的运用

5.3.2 汉思维的“关联性”与英语的语态和分词

5.3.3 汉思维的“动态性”与英语的动词、动名词

5.4 “道”的实用主义解释——《论语》译文的语篇连接

5.5 小结

第六章 哲学文本的诗性翻译

6.1 文质彬彬——保留原作的修辞特色

6.2 嘤嘤成诵——以语音传递语意

6.3 以诗译《诗》,重树汉语经典地位

6.4 小结

第七章 仰视抑或操纵——安乐哲与合作者儒典英译的副文本

7.1 版本选择与原文的连贯性

7.1.1 定州《论语》本——典籍的真实面目

7.1.2 儒家宇宙观——《中庸》文本的连贯解读

7.2 标题与副标题——哲学翻译的声明

7.3 前言——译者目的的表白

7.4 导言和附录——译本的纲领性文件

7.4.1 原文语言——翻译运作的起点

7.4.2 参照新儒家注疏——拔高儒学地位

7.4.3 引用其他儒家经典,互文见义

7.4.4 注释——理解译文的得力工具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语

8.1 和而不同——安乐哲与合作者儒典英译的总体评价

8.2 翻译与研究的合作——儒学典籍英译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一:《论语》中高频率出现的儒学术语三种英译比较

附录二:本研究中提到的典籍英译者姓名的中英文对照

后记

展开▼

摘要

论文以翻译伦理学为理论支点,从全球化语境下儒学典籍跨文化交流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安乐哲及合译者儒学典籍的英译情况,以典籍英译史上译者们对待中国典籍的文化态度和翻译方法为参照,探讨了安译的时代背景、思想动因、文化认知及翻译特色。具体说来,论文提出并解决了如下问题:在西方汉学发生了“中国中心观”之后,译者怀有怎样的文化目的从事儒学典籍英译?作为比较哲学学者,安乐哲等译者对中国哲学(尤其是儒家哲学)有怎样的整体认识和理论构建?译者对待儒学典籍采取了怎样的文化态度?他们又是如何在翻译的整个过程以及译文的各个部分、层面实现其翻译目的?这一过程包括译者对原作版本的选择,在序言、注释等副文本中的操纵,哲学关键词的翻译、原作哲学陈述的再现以及译作文体的选择。本研究除了对安译进行描述性研究之外,更对他的译作、译法做出了明确的阐释和判断,提出全球化背景下“求同存异”的翻译伦理态度和“整体性”策略之下灵活多样的翻译方法,并总结了几条典籍英译的规则。
  本文共分八个章节。第一章简要介绍、评述了我国典籍英译的历史和现状,同时把典籍英译纳入文化翻译的大框架下,重点讨论当前文化翻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文本意义的多样性和译者视角的局限性问题、文化翻译的策略问题以及译者伦理态度的问题,以引出翻译伦理的话题。
  第二章首先讨论伦理与翻译研究的关系,伦理思想的发展对几种译学研究范式的影响,接着对儒家的重要典籍《论语》的英译历史做简单回顾,并尝试对几个不同时期的代表性译作做出较细致的分析,如早期东学西渐时期传教士的《论语》英译、20世纪上半期西方汉学家的《论语》英译、海外华人的《论语》英译以及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论语》英译,主要探讨时代语境对译者思考翻译伦理问题的影响,译者采取的伦理态度与翻译方法之间的关系。该章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是时代语境对译者的翻译观念、翻译方法的影响,我们会惊奇地发现,《论语》英译与翻译伦理思想有着相似的发展历程:从“求同”到“求异”走向“求同存异”。二是译者的伦理态度与翻译策略是否有某种固定的关系,如结构主义范式下的“求同伦理”主张向原作求同的“忠实”的翻译;或是后结构主义范式下的“求异”的伦理提倡的“异化”的翻译。结果发现,答案是否定的,即便基于同样的伦理思考,一种翻译策略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域为不同身份的人使用效果大不一样。
  第三章首先介绍安乐哲的生平及其中国思想典籍译作和中西哲学比较专著,接着是本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依据的理论、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这一章里,作者指出下一部分的专题讨论将紧紧围绕安乐哲等人典籍英译的哲学研究和翻译的视角、安氏等人典籍翻译中“求同存异”的伦理态度以及安氏等人所取的“整体性”翻译策略这三个主题,运用跨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开展,阐明本研究的理论和现实目的以及在典籍学术研究、翻译研究和跨文化交流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第四章讨论安乐哲与合作者的儒学关键词英译。核心术语的翻译是显示译者对儒学本旨是否真正理解和翻译到位的关键。与其他译者的翻译相比,安乐哲等人的儒学关键词英译特点是译释并举,既体现了儒家思想(语言)的独特性(保留了拼音和汉字),又对术语中丰富的涵义进行了解释。此外,还使用了音译、一词多译、创译等方法,总的原则是帮助读者准确理解儒学概念,也有借蕴涵在词汇中独特的儒家思想补充、修正西方视角的目的。
  第五章从译者选择的哲学陈述来分析隐含在其中的译者的翻译思想和文化用心。安乐哲等译者认为,汉语思维的关联性、事件性与英语的事物性、本质性构成对比,汉语的审美逻辑与英语的因果逻辑也格格不入,翻译时要通过谴词造句将这些差异表现出来。因此,译者多处使用了动词、动名词结构来传译原文的名词,目的是表达汉语的事件性与动态性,还尽量避免使用英语中的因果逻辑关系词,以便尽量还原古汉语的思维特点。,另一方面,安乐哲等人的翻译也呈现出本土化特色。译者多处运用归化的策略翻译文化专有项,采用英语中同源词联想的方法翻译个别词汇,甚至还采用了中西哲学附会的方法,体现了他们对英语读者接受的问题以及对翻译中跨文化交流问题的思考。
  第六章研究的是译作的文体与其在目的语中地位的关系。儒家典籍不仅是哲学著作也是文学经典,文本的句法和修辞都具备一定的文学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它们常引用《诗经》中的诗歌来增强论证说理的效果。安乐哲等人以诗译诗,运用分行、押韵等手段传译原作中引用的诗歌,较好地保留了原作的文学性。译者还尽量保留原作使用的修辞,译作虽为解释性翻译,但大部分句法与原文贴近,传递了原作的文体特征。这样做既满足了译入语读者欣赏异质文学的审美期待,也表现了译者借助诗体在当代西方语境中重新树立原作经典地位的文化用心。
  第七章深入钻研了安译的副文本。前言、导言、注释、附录、排版等副文本是整个文本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媒介话语”,副文本暗含了译者的翻译目的,是对读者接受“相异”文本的引导和指示。在导言中,译者为自己的翻译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也就是说,译者在阅读原典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儒学的理论预设。另外,注释中的文字训诂、注疏选译和参照引用等均可说明译者做出各种翻译选择的理由,这些既是译本的学术价值所在,也是译者职业道德的表现。
  最后一部分为结论,对安乐哲及合译者的儒学典籍英译做了总体评价,指出他们寻求中国典籍普适意义的真正目的,也归纳了几条对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思想典籍英译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则。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