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市型旅游目的地建设的科学路径分析
【6h】

城市型旅游目的地建设的科学路径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2.1 有关旅游目的地的研究进展

2.2 有关城市旅游的研究进展

2.3 学术史回顾的总结

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基本框架

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3.2 论文的研究框架

4. 本文创新之处

第1章 城市型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概述

1.1 旅游目的地的类型

1.1.1 旅游目的地分类

1.1.2 不同类型旅游目的地特征分析

1.2 城市型旅游目的地基本认识

1.2.1 城市型旅游目的地的概念演变

1.2.2 城市型旅游目的地的特征分析

1.2.3 城市型旅游目的地的构成要素

1.3 城市型旅游目的地开发建设的意义

1.3.1 通过旅游方式的多元化增强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

1.3.2 通过配套项目的完善调整客源市场结构的合理

1.3.3 通过产业融合的深化提升旅游综合效益的发挥

第2章 城市型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基础理论

2.1 增长极理论分析及应用

2.1.1 增长极理论的内容分析

2.1.2 增长极理论的应用

2.2 系统论理论分析及应用

2.2.1 系统论理论的内容分析

2.2.2 城市型旅游目的地系统的构建

2.3 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及应用

2.3.1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内容分析

2.3.2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应用

第3章 城市型旅游目的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新构建

3.1 城市型旅游目的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新构建的必要性

3.1.1 城市型旅游目的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现状

3.1.2 构建新城市型旅游目的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3.2 城市型旅游目的地综合评价指标新体系的内容

3.2.1 城市型旅游目的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新构建的依据

3.2.2 城市型旅游目的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新内容

3.3 对城市型旅游目的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量化评估

第4章 苏州旅游目的地发展现状分析

4.1 苏州旅游目的地建设的积极成效

4.1.1 基础配套设施设备逐步完善

4.1.2 旅游资讯集成能力日益成熟

4.1.3 旅游供给要素结构丰富完整

4.1.4 资源有效利用能力不断提高

4.2 苏州旅游目的地建设中的问题解析

4.2.1 对旅游发展作用认识不充分

4.2.2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不完善

4.2.3 社会综合服务水平不高

4.2.4 企业主体竞争力不强

4.2.5 个性特征和品牌效应不突出

4.2.6 产业融合和产业延伸不深

4.2.7 旅游发展所需综合环境不理想

第5章 苏州旅游目的地建设路径

5.1 制定并实施支持旅游业长期发展的政策

5.1.1 深入完整地理解旅游业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效益

5.1.2 通过法定规划落实旅游业的长期发展目标

5.1.3 持续政策显示政府的信心并以此赢得企业和社会的信心

5.2 以市场化的方式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5.2.1 整合优化旅游资源

5.2.2 增强旅游项目建设的科学性

5.2.3 发挥国有资本的市场化引导作用

5.3 构建适应旅游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

5.3.1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有效融入城市整体基础设施建设

5.3.2 最大限度地扩大公共服务的涉及面

5.3.3 将商业服务与公共服务有机融合

5.4 优化提升目的地的旅游环境体系

5.4.1 生态环境

5.4.2 景观环境

5.4.3 社会环境

5.5 整合旅游目的地的宣传营销策略

5.5.1 整体宣传与细分市场营销相结合

5.5.2 网络营销

5.5.3 节庆活动

5.6 提升旅游企业综合竞争能力

5.6.1 挖掘旅游企业内生推动力

5.6.2 强化旅游企业外延扩张力

结语

附录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陆锋;

  •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

  • 授予单位 复旦大学;
  • 学科 旅游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巴兆祥;
  • 年度 201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城市型; 旅游目的地; 建设; 科学;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