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公共财政视角下的浦东新区教育均等化问题研究
【6h】

公共财政视角下的浦东新区教育均等化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选题的调查

1.3 研究的理论依据

1.3.1 公共财政理论

1.3.2 福利经济学理论

1.3.3 罗尔斯的正义论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4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综述

1.4.1 有关基本概念的认识

1.4.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

1.4.3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范围

1.4.4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标准或指标

1.5 教育均等化的内涵

第二章 浦东新区教育均等化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浦东新区教育均等化面临挑战

2.2 浦东新区推进教育均等化现状及问题分析

2.2.1 浦东新区基础教育财政投入成绩显著

2.2.2 浦东新区基础教育财政投入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国内各地推进教育均等化做法

3.1 浙江省

3.2 广州市

第四章 推进浦东新区教育均等化的对策

4.1 不断增加教育财政投入的总量

4.2 逐步消除生均教育经费的现存差异

4.3 推动市区间纵横转移支付对于导入学生的财政投入

4.4 积极推进对民办及农民工学校的财政和政策扶持

4.5 合理配置幼教财政投入的比例

4.6 进一步研究调节学校投入差距的平衡措施

参考文献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我国GDP以年均超过8%的速度增长。然而,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有没有同时带来国民福利的普遍提高?这是我们值得关注的问题。其中,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均衡是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这种不均衡主要集中体现在城乡居民福利水平差距扩大、收入分配不均等、社会矛盾加剧、社会不公问题严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等方面。
  近几年,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这一问题,温家宝总理多次提出,要让我们的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而如何更有尊严,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让百姓享受到基本公共服务,让孩子上得了学,让老人看得了病,让百姓生活有保障……从我国的现实分析看,造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均等化经济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的主要手段,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
  2009年,南汇区并入浦东新区,使得原本就普遍存在的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南片农村地区无论是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公共出行等各个方面都与城区存在一定差距,南汇并入浦东之后,相比之下,居民的感受更加强烈。
  所以本文将着重研究如何推进浦东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而选择在公共财政的视角下研究此问题,是因为公共财政的职能主要是提供满足社会需要的公共产品服务。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实证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研究如何从公共财政的角度加强浦东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以浦东新区教育均等化为例,通过近几年浦东新区和原南汇区在教育方面的财政投入来提出一系列对策,进一步促进浦东新区教育均等化。
  本文的第一章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并通过浦东新区在“走千听万”工作中收集到的一些群众反映的关于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问题,反映出新区目前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之处。同时说明了本文采用的一些理论依据以及相关的文献综述。文章的第二章主要描述了浦东新区在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现状以及在教育方面的财政投入中存在的问题。第三章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选取了国内外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做得较好的国家和城市,并寻找其中可以借鉴的地方。第四章则对推进浦东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尤其是教育均等化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