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言外之意”修辞现象研究
【6h】

“言外之意”修辞现象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言外之意”是古今汉语中普遍存在,且被广泛关注的一种修辞现象。“言外之意”修辞现象在古今汉语各文体中都大量存在,其语料资源亦异常丰富。对“言外之意”修辞现象的探究,从先秦延续至今,有着悠久的历史;且涉及众多领域,形成了深厚的理论积淀。然而,从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相关探讨来看,以“言外之意”修辞现象为专门的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系统性研究的著作还尚未出现。因此,“言外之意”修辞现象的研究,虽是一个古老的课题,但仍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和研究空间的课题。
   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修辞学角度,以狭义的“言外之意”修辞现象为研究对象。即以表达者有此“言外之意”,而接受者也能恰切地理解的,且需要接受者思而得之的这部分内容为研究对象。在研究中,采用了“归纳法”、“阐释法”、“多学科结合和交融法”、“抽样调查法”等方法,将“言外之意”修辞现象的表达和理解贯通起来作了较为系统的探讨。
   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引论”部分,界定了“言外之意”修辞现象的概念,回溯了“言外之意”修辞现象的历史探究及国内外研究现状,阐明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目的、方法及创新点等。其中,在研究目的中,明确指出了本文研究的两个目的:一是探究“言外之意”修辞现象得以存在的理据。二是探究“言外之意”修辞现象表达和理解的规律。本文试图通过以上探究,对“言外之意”修辞现象能有一个系统的把握。此外,还指出了本文的三大创新点:第一,比较全面地探究了“言外之意”修辞现象的理据。第二,对“言外之意”修辞现象的生成机制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第三,对“言外之意”修辞现象的表现类型作了概括,并对其理解规律作了较为系统的探究。
   第二章“‘言外之意’修辞现象理据探究”,从哲学、语言、文化、审美四个层面探讨了“言外之意”修辞现象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首先,哲学中的“言意之辨”,指出了“言”与“意”之间是“不尽之尽”的关系。“言”、“意”这种关系为借助于“言”,从“言外”来传“意”的“言外之意”修辞现象的出现,提供了可能性,也指出了必然性。其次,审美层面中,对“韵外之致”的美学追求,以及汉文化中对委婉心理的推崇及对“具象托思”思维方式的青睐,为“言外之意”这种借助于中介的“言”来传“意”,且有着含蓄蕴藉、余味曲包修辞效果的修辞现象的产生,指出了必然性和必要性。而语言学中所指出的:“能指”与“所指”的离合性,又为“言外之意”修辞现象的产生提供了工具保障。
   第三章“‘言外之意’修辞现象的生成机制”,从语境、心理、逻辑及修辞活动主、受体因素四个方面探讨了“言外之意”的生成机制。认为在这四个因素中,语境因素是最基础和关键的因素;而修辞主体的主动性和修辞受体的能动性以及调用的相关心理因素或逻辑因素,都是“言外之意”修辞现象产生的必要性因素。并且认为“言外之意”修辞现象的产生,就是修辞主体为适应具体的“题旨”、适应具体的“情境”,而调用相关心理或逻辑因素,选择恰当的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结果。
   第四章“‘言外之意’修辞现象的类型及涉及因素分析”,依据辞面和辞里在语言形式上连接方式的不同,将“言外之意”修辞现象概括为三种类型:“重合包孕”式、“相交关涉”式、“相离牵引”式;并对各个类型所涉及的相关因素作了探讨,也就是具体探讨了各种类型的生成机制。
   第五章“‘言外之意’修辞现象的理解分析”,以第四章所概括的“言外之意”修辞现象类型为基础,从思维参与方式的角度,指出了:“言外之意”的理解过程就是推理过程。同时,依据推理实现方式的不同,将其理解概括为“显性推理”和“隐性推理”两个类别。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影响这两种推理实现的因素。从而进一步指出:这些影响推理实现的因素,就是影响接受者与表达者语境互享的因素。接受者实现与表达者表达语境的互享,是实现理解的关键。强调指出,“言外之意”的理解过程,就是接受者通过“语境追加”来较大程度地实现与表达者语境互享的过程。认为影响“语境追加”实现的因素,即与“集体无意识”、“个人无意识”及“个人能动性”有关。“集体无意识”、“个人无意识”积累越丰厚,“个人能动性”发挥程度越大,“语境追加”也就越有可能,“言外之意”理解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因此,“言外之意”修辞现象的理解,就是接受者调用“集体无意识”、“个人无意识”的积累,发挥“个人能动性”,实现相应语境追加的过程;在“语境追加”的基础上,实现“言外之意”的理解。
   在第五章的分析中,本文提出了“语境追加”的概念。认为“言外之意”的理解过程是“语境追加”结果。根据这一观点,我们较为详细地探究了影响“语境追加”的因素。总之,本文的探究不仅分析了“言外之意”之所以能够理解的原因,解决了“为什么”的问题,还探究了怎样实现理解的方法,回答了“怎么样”的问题。这在“言语理解问题”研究方面,相对于接受美学及关联理论侧重于解释理解实现的原因(即解释“为什么”的问题)而言,本文的探究是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和深化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