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力资本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作用机制与作用效果的实证研究
【6h】

人力资本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作用机制与作用效果的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人力资本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研究

1.2.1 Nelson and Phelps理论框架指导下的实证研究

1.2.2 人力资本与国际技术溢出的实证研究

1.2.3 现有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2.1 全要素生产率理论相关文献回顾

2.1.1 全要素生产率概念的演变

2.1.2 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的演变

2.1.3 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的研究

2.1.4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2.2 人力资本理论相关文献回顾

2.2.1 人力资本理论的历史演进

2.2.2 人力资本的概念、构成及性质

2.2.3 人力资本理论评述

2.3 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理论研究

2.3.1 Nelson-Phelps模型

2.3.2 技术扩散有限指数模型

2.3.3 技术扩散逻辑斯蒂模型

2.3.4 人力资本与国际技术溢出模型

2.4 构建人力资本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完整分析框架

第三章 中国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的测算与分析

3.1 中国人力资本存量的测算与分析

3.1.1 人力资本存量测算方法的回顾

3.1.2 本文的测算方法与数据说明

3.1.3 中国人力资本存量的测算与分析

3.2 中国各层次人力资本的测算与分析

3.2.1 各层次人力资本的划分与计算

3.2.2 中国各层次人力资本的测算与分析

3.3 中国人力资本分布结构的测算分析

3.3.1 人力资本分布结构的测算指标

3.3.2 本文的测算方法与数据说明

3.3.3 中国人力资本分布结构的测算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分析

4.1 全要素生产率的定义

4.2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

4.3 变量数据处理与来源

4.3.1 不变价格年份的选择

4.3.2 产出数据

4.3.3 劳动力投入数据

4.3.4 物质资本存量数据

4.4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分析

4.4.1 全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分析

4.4.2 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分析

4.4.3 省际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分析

4.5 中国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性分析

4.5.1 引言

4.5.2 模型与实证研究方法

4.5.3 变量选择与数据说明

4.5.4 实证研究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作用

5.1 引言

5.2 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

5.2.1 基本模型与数据说明

5.2.2 实证研究结果及分析

5.3 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地区面板数据的分析

5.3.1 基本模型与研究方法

5.3.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5.3.3 实证研究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间接作用

6.1 国际技术溢出渠道与人力资本吸收能力

6.2 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与进口贸易技术溢出

6.2.1 引言与文献综述

6.2.2 人力资本与进口贸易技术溢出——地区效应检验

6.2.3 人力资本与进口贸易技术溢出——门槛特征检验

6.3 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与FDI技术溢出

6.3.1 人力资本对FDI技术溢出影响的理论分析

6.3.2 人力资本与FDI技术溢出——地区效应检验

6.3.3 人力资本与FDI技术溢出——门槛特征检验

6.4 人力资本对两种国际技术溢出渠道影响的比较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新增长理论认为,一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依赖于其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即技术进步),而人力资本作为知识和技术进步的重要载体是影响一国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赶超的先导力量。Benhabib and Spiegel(1994,2004)指出:人力资本可以通过直接和间接两条机制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一方面,人力资本通过决定一国国内的技术创新能力从而直接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另一方面,人力资本通过影响一国国际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从而间接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水平。那么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日益加深,人力资本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呢?人力资本是否通过这两条作用机制促进了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呢?这是值得我们深究的问题。因此,本文将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作用机制与作用效果作为研究的主题,以期对上述问题进行解答。
  本文以Benhabib and Spiegel(1994)提出的理论为依归,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别研究了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与间接影响。本文的研究试图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
  第一、研究视角的创新。本文首次将人力资本、国际技术溢出和全要素生产率整合在一个分析框架内,全面系统地考察了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与作用效果。考虑到人力资本对不同国际技术溢出渠道的影响可能存在异质性,本文选择了进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这两条我国主要吸收国际技术溢出的物化渠道分别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两者的比较分析,本文较为细致地研究了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间接作用效果。
  第二、研究内容的创新。本文建立了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相结合的系统性分析框架,分别从人均人力资本存量、不同层次人力资本以及人力资本分布结构三个方面综合研究了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且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不仅存在“水平效应”,而且存在“结构效应”。
  第三、研究方法的创新。本文在实证分析人力资本对我国国际技术溢出影响的过程中,分别采用了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效应模型考察了人力资本对国际技术溢出影响的地区效应与门槛效应。本文创新性地将不同分析方法的回归结果进行比较研究,使研究结果更为全面、稳健。
  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阐述了研究问题的背景、意义和方法;第二章对人力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与综述并利用理论模型详细分析了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第三章定量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结构的演变情况。第四章在测算与分析全国以及各省份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对90年代以来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收敛的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第五、六章分别从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直接与间接作用两个层面考察了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效果;第七章为全文的总结。总结全文的基本结论、指出了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了政策建议。通过实证研究,本文发现:
  第一、首先在全国层面,人均人力资本存量是推动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直接影响因素;不同层次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存在异质性,其中,高等教育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促进作用最大,中等教育人力资本次之,初等教育人力资本的作用则并不显著;人力资本不均等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其次,在地区层面,人均人力资本存量对我国东、中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产生了直接地推动作用,但对西部地区的影响并不显著;各层次人力资本对不同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存在较大差异;人力资本不均等对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
  第二、人力资本是影响我国国际技术溢出吸收能力的重要因素。首先,在全国层面,人均人力资本存量显著地促进了进口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技术溢出;中等、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是我国国际技术溢出的主要“吸收器”,而初等教育人力资本的这一作用并不明显;人力资本不均等对国际技术溢出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其次,在地区层面,人均人力资本存量只对东部、中部地区国际技术溢出产生了积极的正面影响,而我国西部地区由于人力资本整体水平较低,使其无法通过人力资本更有效地利用国际技术溢出带来的生产率增长效应;不同层次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不均等程度对各地区国际技术溢出的具体影响则会因不同的国际技术溢出渠道产生一定差异。
  第三、人力资本对国际技术溢出的影响表现出鲜明的门槛特征。人均人力资本存量、高等教育人力资本、中等教育人力资本对国际技术溢出的影响都存在着显著的“正门槛效应”,而初等教育人力资本则呈现出“负门槛效应”。
  第四、不同国际技术溢出渠道的生产率增长效应存在一定的异质性。首先,相比进口贸易技术溢出,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大。本文研究发现这与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所要求的人力资本门槛值相对较低有关。其次,初等教育人力资本如果与外商直接投资相结合则会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而与进口贸易相结合时这一影响则并不显著。这深刻地说明了提高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质量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