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马致远神仙道化剧特性探析
【6h】

马致远神仙道化剧特性探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第一章 马致远神仙道化剧的社会传播

第一节 神仙道化剧兴起之根由

一、仙风劲吹:元代道教之兴盛

二、“神仙道化”的流播

第二节 “马神仙”的生前身后

一、将身世打并入仙道

二、度脱剧——全真对苦难的规避

第二章 被悬置了的“红尘仙貌”

第一节 马致远对全真教理的改造

一、马致远对“清净”炼养方式的形象化图解

二、对内丹心性学哲学内核的背离

第二节 闲闲云水心:马致远建构的神仙道境

一、仙乡不可期——道境建构中的悖论

二、“闲”——具有去道家化色彩的道境表征

三、对“闲”之内涵的限定方式

第三章 马致神仙道化剧的艺术追求与审美形态

第一节 从隐逸到度脱——文人士大夫艺术精神的延伸

一、逸——文人对精神自由和超越的寻求

二、马致远对元代各艺术门类中“逸”的美学品格的融摄

第二节 清疏尚简:马致远度脱剧总体审美形态

一、平稳和谐的宫调声情

二、相对类同的情节结构设置

三、类型化的戏剧人物形象

第四章 游走在世道人心之间

第一节 文士情怀与“神仙道化”之嬗变

一、学人多好神仙语——文士与神仙剧的可解之缘

二、世俗化倾向与文人情调的渗入

第二节 神仙道化剧的社会生存空间

一、集场演剧——禁毁政策中薄弱的一环

二、民间话语的生命力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第一章总论马致远神仙道化剧的社会传播情况。神仙道化剧兴起的原因,主要是元代道教和道教文学之兴盛,马致远的神仙道化剧是元代道教文学和元代杂剧兴盛的最佳证明,这类剧作是作为文士的马致远的苦难体验与全真道教的连接点,故而此类剧作以度脱为戏剧动作来警省世人疏离苦难,同时度化他们进入神仙境界。
  第二章揭示马致远度脱剧道家式的高蹈出世只是一种表面特征,其中道教教理的真正内涵是被悬置了的。这首先表现在马致远虽在剧中尽力图解全真“清静”炼养方式,却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全真内丹心性学的哲学内核。其次,马致远以“闲”统摄神仙道境,具有模糊和暧昧的特征。因为“闲”具有去道家化色彩,是一种带有人间烟火与世俗情趣的、此岸性、不够究竟的神仙境界,不过,马致远对“闲”之内涵进行了艺术性的限定,凸显了剧作与文人士大夫审美趣尚的某些关联。
  第三章从艺术精神的角度来审视马致远度脱剧的审美形态。隐逸是元代文人士大夫身心的重要归宿,度脱剧正是隐逸文化背景下元代文人士大夫艺术追求的一个延伸,表征着一种对精神自由与超越的寻求。在元代各个艺术门类中,“逸”都是一种重要的美学品格。马致远度脱剧更为形而下层面的特征主要是清疏尚简的美学风貌,这可以从马所用之宫调声情相对平缓和谐、情节设置相对简单类同、戏剧主角有类型化倾向、容易识别等方面看出来。
  第四章从心理和社会生存空间的角度探讨马致远与神仙道化剧的深层关联,文人学士在心理和学养上对仙道剧有亲近感,文人情调也引领着仙道剧的发展方向。且仙道剧于政治、宗教、民俗、商业都有益,因而集场演剧无法被彻底禁制,成为民间话语生命力的象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