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意识形态、价值取向与大学英语教科书选材——一种教育社会学分析
【6h】

意识形态、价值取向与大学英语教科书选材——一种教育社会学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源起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对象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理论框架

第一节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功能论与冲突论理论渊源

第二节 作为法定知识的课程——功能论与冲突论的对话

第三节 意识形态与课程——新教育社会学理论新视角

第四节 作为课程核心的教科书——批判教育社会学理论与研究

第三章 意识形态与大学英语教科书价值取向

第一节 意识形态与教科书价值取向之内涵

第二节 意识形态与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变迁

第三节 意识形态与大学英语课程标准的制订

第四节 意识形态与大学英语教科书编审制度

第五节 意识形态与大学英语教科书主编

第四章 意识形态与大学英语教科书价值取向的变迁

第一节 第一代——建国初期的政治话语

第二节 文革版——极左路线下的革命话语

第三节 第二代——改革开放中的科学话语

第四节 第三代——商品经济下的改革话语

第五节 第四代——全球视野下的多元话语

第五章 大学英语教科书价值取向各类目演变脉络

第一节 政治类:从强化到弱化

第二节 道德类:从外显到内隐

第三节 社会生活类:从边缘到主流

第四节 科普科技类:不变的“科学至上”

第五节 经济商业类:从无到有的突变

第六节 历史地理类:从单一到多元

第七节 人物形象分析:从民族到世界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的贡献与局限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批判教育社会学理论认为,进入教科书的“合法知识”不是任意或随机的,也不是给定的或既存的,中立或价值无涉的。它是围绕着一系列原则和价值观,对很大范围内可能的社会知识进行选择和组织的结果,是被塑造和建构的,很大程度上是国家统治阶层意识形态的体现,也是统治阶层实现社会控制的途径。
  本研究试图依据美国新马克思主义批判教育社会学先驱阿普尔(M.W.Apple)教授的文化政治理论,以教育社会学的文献法、教科书内容分析的方法,针对我国建国以来统一编写的各时期最具典型性和影响力的四代十二套共43册大学英语教科书,全面探讨教科书内容选择所呈现之价值取向的历史脉络,各时期教科书价值取向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关系,以及主流意识形态、外语教育政策、大学英语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与教科书编审过程等各要素之间的密切联系。本文首先扼要梳理了新马克思主义批判教育社会学有关法定知识和教科书的理论渊源、独特视角及实证研究,探究了我国统治阶层意识形态与大学英语教科书价值取向的关系,接着分政治类、道德类、社会文化类、科普科技类、经济商业类和历史地理类六大类目对每一代教科书价值取向的整体结构与各时期主流意识形态的关系进行了横向的总结分析,同时对全部1185篇文本的价值取向进行纵向的梳理,概括出各类目的发展变化趋势及价值取向走势,最后探讨并总结围绕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设计编写过程中各种力量间的权力结构、权力关系及其冲突和嬗变过程。
  本研究发现,我国大学英语课程的各个教学大纲以及大学英语各代各套教科书的价值取向及其结构变迁均受到各时期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和控制。主流意识形态、教学大纲、教科书三者呈现明显的价值“吻应”状态,体现了国家统治阶层自上而下运用政治权力,通过对课程标准的规定、对教材编写人员和审编过程的规限,以及对课程内容的认定这三个途径实现了社会控制的过程。但同时,随着国家政治体制的转变、市场竞争机制的发育,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的多元化以及社会结构的转型,这三者也出现了不同程度与形式的价值“偏越”,反映了国家统治阶层、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编者等不同权力主体之间复杂的力量对比、权力关系和博弈及其动态变化。研究结论基本论证了批判教育社会学关于“‘合法知识’之冲突是意识形态和政治的问题”的基本假设。同时本研究也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多教育力量参与到“合法知识”的选择和组织中来,当代中国大学英语教育领域的权力结构及社会控制的机制也在发生变化,出现了从教育集权到教育分权,从显性强控到隐性弱控的转变。“合法知识”逐步回归世界本源、回归教育本质,大学英语教育整体也从失衡走向常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