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信用交易制度对股票市场质量的影响研究
【6h】

我国信用交易制度对股票市场质量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表目录

图目录

摘要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出发点

第二节 研究目标、思路与框架

第三节 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股票市场质量的度量及描述

一 股票市场质量的考察维度

二 股票市场的流动性研究

三 股票市场的波动性研究

第二节 信用交易对股市流动性及波动性的影响

一 信用交易对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影响

二 信用交易对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

三 信用交易条件变化对市场质量的影响

第三节 信用交易对股票市场质量影响的文献简评

第三章 信用交易制度对股票市场质量的影响机制

第一节 信用交易制度及特征

一 信用交易的机制及特征

二 信用交易制度完善的机制及特征

第二节 信用交易制度对股票市场质量的影响

一 信用交易对股市波动成分的影响

二 信用交易对股市流动性的影响

三 信用交易制度完善对股市质量的影响

第三节 结合我国现状提出研究假设

一 我国信用交易制度发展

二 基于我国信用交易的验证假设

第四章 信用交易制度对股市流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数据选取与研究设计

一 参数与样本选取

二 实证方法

第二节 融资融券交易对股市流动性的影响

一 数据处理及检验

二 融资融券与股市流动性的VAR模型

三 融资融券与股市流动性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 信用交易制度完善对股市流动性的影响

一 数据检验

二 转融通与股市流动性的VAR模型

三 转融通与股市流动性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实证小结

第五章 信用交易制度对股市波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数据选取与研究设计

一 参数与样本选取

二 实证方法

第二节 融资融券交易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

一 数据检验

二 融资融券对股市波动的整体影响

三 融资融券对股市暂时性与永久性波动的影响

第三节 信用交易制度完善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

一 数据检验

二 转融通对股市波动的整体影响

三 转融通对股市暂时性与永久性波动的影响

第四节 实证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相关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发展建议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全文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信用交易制度是指投资者借入资金或证券以完成证券交易的制度。2010年3月31日,融资融券业务试点标志着我国信用交易制度的建立,其发展至今先后经历了三次标的证券扩容、转融资、转融券业务推出等关键事件,并在2014年达到了日均交易额近200亿元的稳定水平。然而,回顾相关研究可以发现,信用交易对市场质量的影响始终是学界存在争议的问题。
  本文首先从融资融券与转融通两个层次分析了信用交易对市场流动性及波动性的影响机制,自Schwert(1990)等学者的波动成分说入手,分别考虑了股市暂时性与永久性波动对信用交易的不同反应特征,并提出信用交易对股市的动态波动影响取决于信用交易对长短期波动的综合作用;而信用交易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则通过杠杆交易与双边盈利机制得以实现。进而,本文以我国信用交易制度推出至今的市场数据对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分别对流动性影响使用了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分析,对波动性影响使用了体现波动非对称反应的T-GARCH模型与体现长短期波动特征的AC-GARCH模型。
  本文研究发现,我国信用交易制度增加了股票市场流动性,分阶段实证显示,前期融资交易对流动性的积极影响更大,后期则以融券交易的积极影响更大,笔者认为这可能与信用交易标的证券后期向中小盘股扩容有关;本文基于波动动态特征的研究显示,我国信用交易制度加剧了噪声交易行为引致的暂时性波动、平抑了理性价格调整引致的永久性波动,并在永久性波动的主导下降低了市场的整体波动水平,这一结果与笔者所提出的理论猜想一致;转融券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市场波动,但转融通在整体上未能对市场流动性及不同波动成分产生显著影响,这可能与转融通试点券商及标的证券有限等因素有关。基于以上结论,本文建议可考虑通过建立标的证券信用评级与动态监控机制、以机构投资者作为交易主体等方式,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信用交易制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