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行为方式与艺术媒介的文化意义:以中国当代艺术的反身性创作为例
【6h】

行为方式与艺术媒介的文化意义:以中国当代艺术的反身性创作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导论

第一节 “反身性”释义

一、“反身性”在当代文化理论书写中的基本含义

二、本研究中“反身性”的具体含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艺术人类学进路

一、艺术实践的文化意义:人类学与当代艺术实践共同的问题意识

二、行为方式:对当代艺术主体性问题的应对

三、反身性创作与社会身份建构

第四节 本文内容结构

第一章 反身性创作的行为方式及其效能

第一节 反身性创作的三种行为方式

一、收集式的行为方式:以陈劭雄、马秋莎作品为例

二、罗列式的行为方式:以洪浩、宋冬作品为例

三、复现式的行为方式:以张湘溪、苏畅作品为例

第二节 行为方式与经验空间的拓展

一、经验空间:反身性创作中的“不可见”部分

二、行为方式的规约性与认知空间的拓展

三、行为方式的过程性与记忆空间的拓展

第三节 行为方式下的悖论体验:反身性创作的自我性与他者性

一、认知空间中的自我性与他者性

二、记忆空间中的自我性与他者性

第二章 艺术媒介的文化意义作为象征语义:以“影像绘画”为例

第一节 影像绘画的定义及其阐释结构

第二节 绘画之文化意义的生成条件

一、绘画的材料特性作为意义生成条件:以申亮作品为例

二、绘画的手工性作为意义生成条件:以仇晓飞作品为例

三、绘画的文化价值特性作为意义生成条件:以周俊辉作品为例

第三节 绘画的文化意义在作品整体语义中的生效

第三章 反身性创作取向与中国当代艺术家的社会身份建构

第一节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当代艺术家的社会身份建构策略

一、“本土化”的前卫意识:早期中国当代艺术家的核心价值认同

二、边缘化的社会地位:“前卫意识”的确认

第二节 “美术馆时代”与中国当代艺术家社会身份建构策略的转变

一、中国当代艺术实践空间的转变

二、中国当代艺术实践主体的转变

第三节 反身性创作对艺术家社会身份建构诉求的适应

结论 作为文化实践的反身性创作

参考文献

附录

注释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文探讨自2000年前后至今,近十五年来中国当代艺术中逐渐普遍化的反身性创作取向。“反身性”在本文中有三重意涵:(1)作品题材源自艺术家对自身所处的日常生活世界近身式的观察,且通常直接使用日常生活物品或物象作为作品构成元素;(2)相对于作品以其最终样态向观众传达的语义,艺术家更为注重创作过程中所采用的行为方式,以及艺术家本人通过这些行为的过程所获得的具体体验;(3)艺术家对特定艺术媒介的文化意义展开思考,并把这一文化意义揉合进作品的整体语义中。因此,艺术媒介在反身性创作中并非不具备表意功能的中性维度,而是具有某种文化上的象征意义。
  由于创作过程中的行为与体验在反身性创作中占据核心地位,因此,在第一章中,笔者以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为考察的重点,通过对大量当代艺术作品案例的研究,归纳出三种被普遍采用的“行为方式”,进而以此为切入点,讨论艺术家如何通过对行为方式的采用,达成对自身所处的日常生活世界的重新观察。
  在第二章中,笔者将重点讨论近年来中国当代绘画中常见的一种绘画形式——“影像绘画”。通过对这类绘画的深入分析,论述在反身性创作中艺术家对艺术媒介文化意义的思考如何具体地参与作品的语义建构。
  最后,笔者将反身性创作取向的普及化现象放置在具体的社会-文化语境中进行分析。反身性作为一种创作取向,尤其突出地反映在近十五年来的中国当代艺术实践中。笔者认为,这一现象与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当代艺术体制的改变,以及由此引发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在社会身份建构策略上的转变有着内在关联。对于中国当代艺术而言,如何使艺术与现实产生恰当的关联,仍然是每一个艺术家无法回避的问题。以此为前提,反身性创作可以视作在二十一世纪新的体制条件下,中国当代艺术家通过自身的艺术实践对上述问题的自觉回应。
  通过本文的研究,笔者认为反身性创作具备“文化实践”的特征,是中国当代艺术家面对艺术体制的变迁,对自身社会身份重新进行建构的诉求下合乎逻辑的结果,优秀的反身性创作能够发挥艺术的文化批评功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