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对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三个维度
【6h】

对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三个维度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韦伯命题中“理性铁笼’’隐喻的源起探析

第一节 韦伯对新康德主义传统的继承

第二节 现代资本主义精神的文化动力解释

第三节 从宗教伦理发展出的全面理性化

第四节 “理性铁笼”的内涵及其必然性

第二章 卢卡奇的批判:从物化意识到总体性辩证法

第一节 卢卡奇对新康德主义传统下韦伯社会学的批判

第二节 商品拜物教与“物化意识”

第三节 作为批判方法的“总体性辩证法”

第三章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及其深义

第一节 马克思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下的批判路径

第二节 “异化劳动’’批判对“理性铁笼”困境的瓦解

第三节 “实践的感性活动”及其本体论基础

结语 在当代资本主义境况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再理解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当代世界的生产劳动模式与我们所处的信息化时代息息相关,生产力发展呈现出地区不平衡、行业高度细分。各类行政制度和法律法规都催生出一批理论家为现行状况进行辩护,当然批判的声音也从未消失。哲学思想因具有对时代极强的关怀性和反思特点而得以在根本上切入时代的病症,进行思想的批判和重建工作。
  在这样一个生产组织高度合理化、生活环境环环相扣的社会中,人的自由,或一切关于人进行生产生活的社会现实正面对着巨大的挑战,那就是如何在资本生产逻辑支配下的社会中实现人的价值,避免沦为“专家已没有精神,纵欲者也没有了心肝”的麻木境地。
  本文以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为题,回顾了韦伯、卢卡奇、马克思三位思想家的辩护和批判理论,并通过他们各自的关键概念来分析和探索对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出路。在结构上,第一部分的内容是“理性铁笼”的概念内涵及其背后韦伯对资本主义发展进程的论述;第二部分通过卢卡奇批判韦伯以及他向马克思主义立场的转换,构建出三位不同时代思想家得以对话和进行比较的场域,卢卡奇既是中间媒介,也是批判资本主义不可忽视的重要理论。第三部分通过回顾和分析马克恩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上对资本主义现代性进行批判的思想,在“异化劳动”的概念下审视“理性铁笼”概念的局限性,还原其在韦伯命题中难以消解的特点;通过马克思“实践的感性活动”彰显出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本体论维度。在结语部分,将理论视野放置于当代,对现在具有霸权倾向的非物质劳动进行解读,将它理解为资本主义生产逻辑下对人更隐蔽、更全面的占有,并在当代语境中探索资本主义现代性的表现和批判路径。
  韦伯、卢卡奇、马克思三位思想家毫无疑问对西方哲学、社会学的发展都有极大的贡献,对社会的关切让他们聚焦在资本主义生产及社会关系的一系列问题上,一方面为厘清资本主义生产和社会发展的过程提供了不同视角;另一方面启发我们在理论积累和实践经验中汲取力量。在今天,通过贯穿现代和当代社会的资本主义发展和现代性特点回顾他们的思想依然有重要意义,这是时代对哲学思想的呼唤,也是我们面对依然激烈的生产矛盾和生存困境时的有力武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