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含运动副间隙的四杆打纬机构振动和涡动过程分析
【6h】

含运动副间隙的四杆打纬机构振动和涡动过程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附件二:东华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附件一:东华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第一章引言

1.1关于连杆机构弹性动力学的研究发展

1.2含间隙机构动力分析的研究现状

1.3本课题研究工作的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

1.4本课题所用的计算工具-MATLAB介绍

1.5章节安排说明

第二章四连杆机构的运动学分析

2.1机构尺寸数据计算

2.1.1计算摇杆CD的质量

2.1.2对摇杆CD的转动惯量计算

2.2机构的运动学分析

2.2.1建立数学模型

2.2.2机构的运动性能分析

2.3机构的动力学分析

2.3.1机构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2.3.2动力学分析

第三章四连杆打纬机构的设计原理探讨

3.1增加引纬时间的四连杆打纬机构的设计

3.1.1打纬机构与引纬时间

3.1.2牵手比长与引纬时间

3.1.3增加引纬时间的四连杆打纬机构的设计

3.2减少打纬机构对织机机架冲击的四连杆打纬机构的设计

3.2.1机架和筘座的振动

3.2.2有梭织机与喷气织机打纬机构的结构对比

3.2.3打纬机构对织机机架的冲击

3.2.4机构各杆件的惯性力和惯性力矩作用的平衡

第四章弹性四连杆机构的频率分析

4.1概述

4.2弹性四连杆机构动力学有限元方法建模

4.2.1单元坐标和系统坐标

4.2.2选择适当的位移差值函数

4.2.3单元位移函数

4.2.4单元运动方程式

4.2.5系统运动方程式

4.2.6方程的求解

4.3计算结果与测量结果的比较

4.4机构参量的变化对固有频率的影响探讨

第五章打纬机构的振动谱线和涡动特性

5.1概述

5.2含间隙运动副的打纬机构的振动谱线图

5.2.1振动谱线图

5.3轴颈在间隙空间内的振动和冲击

5.3.1连杆角速度等于零的区域

5.3.2轴承负荷的方向变化最快区域

5.4轴颈静平衡位置的稳定性

第六章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该文将从机构的动力学分析入手,分析四杆打纬机构的动力学特性;从1515有梭织机和ZA型喷气织机的机架和筘座的振动测量出发,比较了两种四杆打纬机构的结构、运动学参数和动态性能.从动力学和最优动态特性方面探讨了从1515织机到无梭织机的四杆打纬机构演变过程,求得了连杆打纬机构的设计原理.并用弹性四杆机构的分析方法,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打纬机构的弹性动力学模型,并通过Matlab求解得出ZA型喷气织机弹性四杆打纬机构的固有频率并改变其部分设计参量,用以探讨在降低杆件重量的情况下,改变机构的固有频率,为改善机构的性能、提供改进思路.在运动学、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由运动副间隙引出的含间隙机构动力学问题.该文以四杆打纬机构为研究对象,通过振动谱线图,发现连杆角速度等于零的位置是滑动轴承含间隙的曲柄摇杆机构强振动的高发区域,用含间隙滑动轴承的轴颈中心轨迹,研究和分沂了含运动副间隙的四杆机构的振动特点,发现最强振动发生在连杆角速度为零和轴颈中心轨迹偏心率小于0.1时.并通过连杆、滑动轴承系统的运动方程,研究轴颈静平衡位置稳定性和油膜支承轴颈振动的特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