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心脏间隔缺损封堵器隔膜材料的研究和改进
【6h】

心脏间隔缺损封堵器隔膜材料的研究和改进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前言

第1节 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背景介绍

第2节 封堵器的发展状况

第3节 封堵器内隔膜材料

第4节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聚酯非织造材料和聚四氟乙烯薄膜复合工艺的初探

第1节 薄型聚酯纺粘非织造材料的性能概况

第2节 聚四氟乙烯薄膜的性能概况

第3节 复合技术

第4节 超声波复合的初探

第5节 水刺复合的初探

第6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PTFE薄膜和聚酯纺粘非织造材料热轧复合工艺的研究

第1节 热轧复合工艺的概述

第2节 等离子体处理的概述

第3节 热轧复合工艺

第4节 热轧复合材料的性能分析

第5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聚酯纺粘非织造材料涂层工艺的研究

第1节 涂层概述

第2节 医用聚氨酯

第3节 涂层工艺的初探

第4节 加盐湿法涂层工艺

第5节 加盐PU湿法涂层材料的性能分析

第6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第1节 结论

第2节 展望

参考文献

致 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心脏间隔缺损是心室间隔缺损、心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这三种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总称,主要使用介入性治疗方法,将封堵器送入缺损部位起到封堵的治疗效果。封堵器由支架和封堵隔膜材料两部分组成,隔膜材料一般缝在支架上。当封堵器在缺损部位释放后,隔膜材料起到阻挡血液和供组织攀附生长的作用。隔膜材料的性能对手术的成功起决定性作用,因此,探索研制性能优良的新型隔膜材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课题根据医学界关于封堵器隔膜材料要求的“漏流封堵”观点对其进行研发。本论文的研究有两个重点,分别为薄型聚酯纺粘非织造材料和聚四氟乙烯(PTFE)薄膜的复合工艺和薄型聚酯纺粘非织造材料的聚氨酯涂层工艺。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为:
   1.尝试用超声波粘合的方式复合PTFE薄膜和聚酯纺粘非织造材料,但没有成功。利用水刺复合技术尝试复合PTFE薄膜和聚酯纺粘非织造材料,仍然失败。说明这两种复合方法不适合复合PTFE薄膜和聚酯纺粘非织造材料两种材料。
   2.采用不使用化学粘合剂的热轧复合方法复合PTFE膜和聚酯纺粘非织造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分析。当工艺参数设定为热轧温度240℃,热轧压强16MPa,热轧时间150s时,复合材料剥离强力最大。其中,热轧压强对剥离强力影响最大,热轧温度次之,热轧时间影响最小。复合材料拉伸强力增大,孔径变小,但热轧工艺条件不会影响到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力和孔径大小。
   3.将聚四氟乙烯膜进行等离子体处理,然后再进行热轧复合。对该方法得到的复合材料性能进行测试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等离子体处理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PTFE膜表面性状,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剥离强力;等离子体处理对最终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力和孔径大小基本没有影响。
   4.尝试转移涂层、干法涂层、湿法涂层和加盐干法涂层这些涂层工艺方法,但都不能得到理想的封堵器涂层隔膜材料。最终,确定加盐湿法涂层工艺是比较适合制作涂层隔膜材料的涂层工艺,并对涂层剂浓度、凝固浴温度和凝固浴浓度三个工艺参数对涂层材料各项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随着涂层剂浓度的增加,涂层材料强力增大,孔径变小;当凝固浴温度小于70℃时,随温度的增加,强力增加,孔径变大,当凝固浴温度大于70℃时,随温度的增加,强力减小,孔径变小;强力在凝固浴浓度为6%时最大,孔径随着凝固浴浓度的增大而减小;三个参数随渗水性的影响与对孔径的影响一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