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上海吸引国际组织入驻的策略研究
【6h】

上海吸引国际组织入驻的策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2国际组织入驻国际性城市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图景

2.1国际组织入驻国际性城市的理论基础

2.2 国际组织入驻与国际性城市的现实图景

3 国际组织入驻国际性城市的社会效应

3.1城市形象得以全球化展示

3.2城市经济增长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

3.3城市文化文明程度得以提升

3.4城市比较优势、政府职能创新方向得到凝练

4 国际性城市吸引国际组织入驻的经验与启示

4.1纽约市吸引国际组织入驻的成功经验

4.2波恩市吸引国际组织入驻的成功经验

4.3日内瓦市吸引国际组织入驻的成功经验

4.4内罗毕市吸引国际组织入驻的成功经验

4.5 国际性城市吸引国际组织入驻的启示

5上海吸引国际组织入驻的SWOT分析

5.1上海吸引国际组织入驻的优势(S)

5.2 上海吸引国际组织入驻的劣势(W)

5.3 上海吸引国际组织入驻的机会(O)

5.4 上海吸引国际组织入驻的威胁(T)

6 上海吸引国际组织入驻的策略

6.1上海吸引国际组织入驻的基本战略

6.2 上海吸引国际组织入驻的战术策略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国际组织是当今世界一支重要的平衡力量,越来越多的问题如全球污染、恐怖袭击等都无法单靠某一个或某几个国家来处理,而是需要世界各国的广泛参与。虽然国与国之间、一国政府与另一国政府之间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领域越来越广,但是尚无法涉及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未来的国家也可能不再有能力代表跨越全球的全部势力和全部利益,这就需要国际组织参与其中,发挥重要的调节和杠杆作用。
  西方国家,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在吸引国际组织入驻上起步较早,如今已发展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战略体系。欧美一些城市如纽约、伦敦、巴黎等一度占据世界经济中心、国际会议中心的地位,在西方社会乃至全世界都享有广泛的主导话语权。国际组织入驻国际性城市,是一个双向选择和互惠互利的过程,不仅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东道国的良好大国形象,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而且还能促使各竞争国在吸引国际组织方面做出更多积极的努力,提供更多优惠的扶持政策,为国际发展培育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近年来,上海在吸引国际组织入驻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措施,为国际组织提供优厚的财政、场地和人才等资源的支持,吸引了一批国际组织的瞩目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与其他一些国际性大城市相比,入驻上海的国际组织不管在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还存在较大差距,在“国际性机构的集中度”上未达到国际指标。
  为此,本文首先阐明研究缘起与意义,对国内外有关国际组织、国际组织与国际性城市关系等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述评,并分析了本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
  国际组织入驻国际性城市有着其自身特有的理论基础,即全球化理论为国际组织的全球化发展奠定了认识基础;相互依存理论为国际组织入驻国际性城市提供了实践支撑;国家竞争理论为国际组织入驻本国提升了思想层次;区位优势理论为国际性城市吸引国际组织入驻做出了合理诠释。就现实图景而言,国际性城市需要国际组织,国际性城市多是国际组织集聚地,后发国际性城市多以引入国际组织为己任。国际组织入驻给国际性城市以较大的社会溢出效应,包括城市形象得以全球化展示、城市经济增长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城市文化文明程度得以提升、城市比较优势、政府职能创新方向得到凝练等。在国际性城市吸引国际组织方面,纽约、日内瓦、波恩和内罗毕是四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样本城市,他们的成功经验给上海以极大的启示。
  在对上海吸引国际组织入驻进行SWOT分析发现,强大的经济优势、曾经辉煌的国际组织入驻历史、显著的区位优势、完善的城市功能等正是上海吸引国际组织入驻的优势;而发展起步晚且经济基础尚不厚实、被动式参与国际组织活动、多数国际组织的“西方化”背景等劣势也是不争的事实。与此同时,还面临着来自环境的诸多机会与威胁,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需要从战略与战术层面采取相关对策,如跨越式、引进式、差异化、孵化式等发展战略,以及加强与中央政府各部委的联系沟通、转变政府职能等诸多措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