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媒体传播审美批判——马克思主义美学观的视角
【6h】

新媒体传播审美批判——马克思主义美学观的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2相关研究综述

1.2.1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文献综述

1.2.2新媒体传播审美研究综述

1.3研究创新点

1.4研究方法

2.马克思主义美学观

2.1审美的观念考察

2.1.1什么是美

2.1.2如何判断美

2.2马克思主义美学核心理论

2.2.1美的本质

2.2.2美的规律

2.2.3美的标准

2.2.4美的异化

3.新媒体传播与审美批判

3.1新媒体传播的现状

3.1.1 网络新闻资讯业集体转型

3.1.2 社交媒体成为重要资讯通道

3.1.3 视频直播掀起热潮

3.1.4 自媒体逐渐升温

3.2新媒体传播的特征

3.2.1.权威被弱化

3.2.2互动性被强化

3.2.3成本被弱化

3.2.4个性被强化

3.3新媒体传播的审美批判

3.3.1网络审美扭曲化批判(审美心理)

3.3.2网络审美暴力化批判(审美行为)

3.3.3网络审美失真化批判(审美对象)

3.3.4网络审美低俗化批判(审美趋势)

4.新媒体传播的审美复归

4.1把关人的审美导向

4.2公民的媒介素养

4.3用户的审美修养

4.4社会的审美理想

5.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网络化、数字化的新媒体迅速进入我们的生活,占据着媒介市场。新媒体突破了传播的物质壁垒,降低了传播的成本,增强了传播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互动性,使传播渠道更为宽广,传播形式更为丰富。
  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了美,并明确提出人类是按照美学的规律来创造美的事物的,人类创造美的活动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有规律可循的,所以新媒体传播随着技术的发展与内容的丰富提供了美与非美的信息、思想和事物,且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生活与精神,也同时提出了审美评判的使命。新媒体技术在改变我们生活,为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新媒体时代实现了人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无论是社会精英还是普通大众,只要会用电脑或者有智能手机,无需太多技术和技巧就可以轻松发布和获取信息,这对传播者的素养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带来了道德困境、网民的非理性困境以及网络治理的困境。新媒体传播中传播信息的虚假、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等问题,让无辜受众遭受伤害,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困扰,阻碍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这些传播现象与马克思主义美学观相悖,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审美价值。马克思认为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是建立在“两个尺度”之上的,亦即“任何一个种的尺度”(外在的尺度)和人的“内在的尺度”的统一。任何事物都有其度,一旦过度就必然带来负面的作用,新媒体传播的这些问题就是因为没有掌握好这个尺度。马克思主义美学观中最核心的内容是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因为只有具备真善美的审美客体才是和谐的,才是真正美的。但是,新媒体传播则出现了审美的变异,由审“美”走向了审“丑”。
  新媒体传播的异化现象与把关人审美价值导向的偏离、公民媒介素养的缺失、用户审美修养的降低和社会审美理想的丢失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我们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真正发挥把关人价值引导的作用,培养公民媒介素养,提升用户审美修养,坚持社会主义社会审美理想,实现新媒体传播的审美复归。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