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E-cadherin和nm23与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6h】

E-cadherin和nm23与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Abbreviationns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转移抑制基因nm23及钙粘附因子E-Cadherin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基因表达水平变化及其与术后转移预后关系的研究

一.摘要

二.研究的内容及研究进展(前言)

三.研究的内容及研究结果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二).E-cadherin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远处转移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3、小结

参考文献

附图表

第二部分E-cadherin mRNA、nm23 mRNA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化、转移及病理间的相关性研究

一.摘要

二.研究的内容及研究进展(前言)

三.研究的内容及研究结果

1.材料与方法

2.实验研究部分

3.结果

4.讨论

5.小结

四.参考文献

附图

第三部分PCR-SSCP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中E-cadherin基因、nm23基因突变的研究

一.摘要

二.研究的内容及研究进展(前言)

三.研究的内容及研究结果

1.材料与方法

2.实验研究部分

3.结果

讨论

4.小结

四.参考文献

附图

全文总结

综述一上皮钙粘附素E-cadherin与肿瘤转移和预后

综述二转移抑制基因nm23和nm23-H1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申请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发展中国家肺癌发病率最高的是中东,其次就是中国。本世纪初肺癌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肿瘤。但在本世纪,特别是本世纪中叶以后先是发达国家,以后在发展中国家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迅速增高。目前肺癌在多数发达国家中,在男性常见恶性肿瘤中占首位,在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中占第二、三位。人们预期到本世纪末,肺癌将占多数发达国家和其他国家常见恶性肿瘤的第一、二位。据美国癌症协会(ACS)统计,在1998年美国肺癌死亡将占癌症死亡总数的28%~29%,所以是一个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到2005年中国肺癌的世界调整发病率男性估计为49.0/10万,女性为22.9/10万,肺癌发病人数增加12万。英国著名肿瘤学家Peto预测如果我国吸烟和空气污染不及时控制,到2025年我国每年肺癌发病人数将超过100万,成为世界第一肺癌大国。 由于缺乏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的方法,肺癌患者五年生存期总的来说低于15%。因此,研究肺癌的分子致病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探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转移抑制基因nm23、钙粘附因子E-Cadherin的基因表达水平及其与肺癌的术后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探讨E-cadherin基因和nm23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肺癌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探讨E-cadherin基因和nm23基因突变在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作用。 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138例人非小细胞肺癌中nm23和E-Cadherin的表达水平进行研究,并以20例正常肺组织作对照。采用RT-PCR方法总共测定59例肺部手术患者标本的E-Cadherin mRNA和nm23 mRNA表达量,肺癌标本取其中53例;肺部良性病变5例;(癌旁)正常肺组织46例。根据手术、病理和影像学结果判断有无转移并确定分期,就E-cadherin mRNA和nm23 mRNA表达水平与临床参数之间进行分析。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了53例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灶肿瘤组织和5例肺部其他良恶性病变组织的E-cadherin基因和nm23基因突变的情况。 本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138例人非小细胞肺癌中nm23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研究,并以20例正常肺组织作对照。肺癌中nm23、nm23-H1表达水平(71.23±5.19%,64.98±5.72%)均明显低于癌旁肺组织(89.00±7.21%)和正常肺组织(90.66±6.7896)(P<0.05),肺癌中nm23、nm23-H1的表达水平与肺癌的细胞分化程度、是否存在转移有密切关系(P<0.05),nm23-H1高表达组术后3年及5年(78.81%及55.73%)生存率均明显高于低表达组(21.42%及17.83%)(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影响肺癌患者术后预后的前4种因素依次为nm23-H1表达水平、TNM分期、淋巴结受侵状况和原发肿瘤大小。肺癌E-cadherin表达水平(41.48%)明显低于正常肺组织(73.12%)(P<0.05)。E-cadherin表达水平降低的程度与肺癌的转移有密切关系(P<0.05),而与肺癌的细胞分化程度,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及吸烟与否均无明显关系(P>0.05)。E-cadherin高表达组(>40%)术后5年生存率(51.43%)明显高于低表达组(≤40%)的5年生存率(21.67%)(P<0.05)。 在研究的53例肺癌中:男性40例(75.5%),女性13例(24.5%);年龄58.28±9.38岁;肿瘤大小:3.85±1.63cm;病理类型:腺癌24例(45.3%),鳞癌18例(34.0%),腺鳞混合癌9例(17.0%),肺泡细胞癌2例(3.8%):分化程度:以1级和1-2级为高分化,24例(45.3%),2-3级和3级为低分化,29例(54.7%);病理分期:I期14例(26.4%),II期13例(24.5%),Ⅲ期23例(43.4%),IV期3例(5.7%)。所有患者手术前均未行放化疗。经过RT-PCR法检测,E-cadherin和nm23 mRNA在肺癌组织、(癌旁)正常肺组织和肺部良性病灶中的表达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定量分析显示高分化、早期及淋巴结未转移的肺癌组织中E-cadherin和nm23 mRNA的表达量较中低分化、晚期及淋巴结已有转移的肺癌组织有显著增高(P<0.05或0.01)。随访结果提示E-cadherin和nm23 mRNA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无显著相关性(P>0.05)。 PCR-SSCP的研究实验现示,检测53例非小细胞肺癌中,鳞癌22例(41.51%),腺癌18例(33.96%),细支气管肺泡癌5例(9.43%),腺鳞混合癌8例(15.09%)。其中I a期5例(9.43%),I b期8例(15.09%),II a期4例(7.55%),H b期17例(32.08%),Ⅲa期14例(26.42%),Ⅲb期4例(7.55%),IV期1例(1.86%);17例(32.08%)未见淋巴结转移-N0,21例(39.62%)有同侧肺门淋巴结转移-N1,14例(26.42%)有同侧纵隔淋巴结转移-N2,并有1例(1.89%)发生对侧纵隔淋巴结转移-N3。5例其它病变分别为:错构瘤1例,炎性假瘤1例,神经肉瘤1例,类癌2例。经PCR-SSCP检测,53例非小细胞肺癌中共有3例发生E-cadherin基因的突变,而无1例nm23基因发生突变,所有的非肺癌病例均未发生突变。发生E-cadherin基因突变的3例患者分别为:患者编号6:男性,48岁,鳞癌,T2N1MO;患者编号9:男性,62岁,鳞癌,T4N3MO;患者编号25:女性,58岁,腺癌,T2N2MO。在非小细胞肺癌与肺部其他病变之间,E-cadherin基因的突变无显著性差异。E-cadherin基因的突变与非小细胞肺癌的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N分期越高者,发生E-cadherin基因突变的概率越高(P<0.005)。但与肿瘤的病理类型以及肿瘤的原发灶情况无关(P>0.05)。而nm23基因的突变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原发灶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病理类型等均无显著相关(P>0.05)。随访结果提示E-cadherin和nm23基因的突变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无显著相关性(P>0.05)。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得出结论nm23、nm23-H1在肺癌中起转移抑制基因的作用,它们的表达水平降低可能是肺癌转移的重要原因之一。E-cadherin基因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TNM分期呈负相关,其表达水平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判断的生物学指标。经过RT-PCR法检测结论为E-cadherin和nm23基因mRNA的表达能够较好地预测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化程度、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情况,但与预后及其他病理临床特征无显著相关性。PCR-SSCP的研究实验显示E-cadherin基因能够较好地预测非小细胞肺癌的淋巴结转移情况,相比之下nm23基因的突变较为少见,难以确定是否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及其病理临床特征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