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白蛋白、异体血浆对人体天然免疫反应的影响
【6h】

白蛋白、异体血浆对人体天然免疫反应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写词表

声明

前 言

第一部分白蛋白、异体血浆对补体C3、C4的影响

一、前言

二、材料与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第二部分白蛋白、异体血浆红细胞表面标志CD55的影响

一、前言

二、材料与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附录

文献综述 白蛋白应用于危重患者的研究进展

在读期间完成的主要论文及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致 谢

在读期间获得的奖励

在读期间完成的论文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 液体复苏是ICU内危重病患者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在复苏液的选择上,是用晶体液还是胶体液,选用何种胶体液的分歧一直延续了数十年。2004年具有代表性的SAFE研究结果证实,选用白蛋白或生理盐水对ICU内非同类患者进行液体复苏,临床效果相当。尽管这一研究得到了加拿大哈密尔顿麦克马斯特大学的Deb.orah Cook博士等的高度评价,认为SAFE研究不仅是临床试验的新经典,更可堪称为危重病学发展历程上的重要里程碑。可尽管如此,在随后的研究中,对ICU内液体种类的选择仍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新鲜冰冻血浆和白蛋白是ICU内常用的液体种类,研究表明,在临床治疗中,普遍存在新鲜冰冻血浆及白蛋白滥用的情况。我们不禁要问,白蛋白和新鲜冰冻血浆对机体究竟有怎样的影响?目前,以患者为试验对象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难度很大,难以实施。因此,我们考虑可否通过另外的方法比较白蛋白、血浆、生理盐水各自复苏的特点。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当今ICU内危重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MODS若不能及早逆转,可能进一步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病死率高达50%-90%。国内外学者曾对MODS的发病机制提出各种学说,随着现代免疫学理论和技术的飞速发展,免疫失衡学说在当前受到日益重视,认为免疫失衡在MODS发生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表明通过抑制全身免疫反应并提高天然免疫机制功能可达到免疫平衡。 随着依据系统论观点建立的新的实验研究体系--全血自然实验研究体系已非常完善,它通过模拟体内自然状态来研究天然免疫反应的方法,被认为设计合理、客观,近似体内自然状态。因此,可以将可反应天然体液免疫功能变化的重要指标,补体C3、C4及红细胞表面重要标志CD55作为研究指标,用全血自然实验研究体系,从天然免疫反应的角度探讨不同补液种类对机体的影响,从而为临床补液种类的选择提供参考。 研究目的: (一)、在自然体系下,研究生理盐水、白蛋白、异体血浆对补体C3、C4的影响。 (二)、在自然体系下,研究生理盐水、白蛋白、异体血浆对红细胞表面物质CD55的影响。 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补体C3、C4的变化 25例成年健康男性,各取全血4ml,加入枸橼酸400ul抗凝,在室温下离心,2500转,5min,取上层血浆置另一试管,用生理盐水恢复为等体积。每例标本分四组,第一组为异体血浆组,加入全血细胞0.4ml,自体血浆0.6ml,异体血浆0.4ml;第二组为白蛋白组,加入全血细胞0.4ml,自体血浆0.6ml,白蛋白0.4ml;第三组为生理盐水组(阴性对照组),加入全血细胞0.4ml,自体血浆0.6ml,生理盐水0.4ml;第四组为细菌组(阳性对照组),加入全血细胞0.4ml,自体血浆0.6ml,大肠杆菌悬液0.4ml。摇晃混匀后在37℃下水浴1小时,室温下离心,2000转,5min,取上层液体测补体C3、C4。以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数据以x±s表示,用Student-newman-keuls分析各组间C3、C4的差异。0<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第二部分红细胞表面物质CD55的变化 实验对象选择同第一部分,取上述过程中离心后的下层细胞测红细胞CD55。用红细胞分子标记物(CD55)抗体与其相互结合,进行流式细胞术检验,根据分子标记物荧光强度的变化来判断红细胞上CD55表达的变化,以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数据以激活率和x±s表示,激活率为(实验组或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用Paried Sample Test检验异体血浆和白蛋白激活率的差异,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用Student-newman-keuls分析各组间红细胞上CD55荧光强度的变化。 研究结果: 第一部分 四组补体C3分别为:异体血浆组(0.6983±0.16361),白蛋白组(0.5486±0.15072)生理盐水组(0.5335±0.15066),细菌组(0.4317±0.14126)。异体血浆组C3含量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显著高于细菌组,显著高于白蛋白组,p值均小于0.05,白蛋白组C3含量显著高于细菌组,p值小于0.05,高于生理盐水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值大于0.05。 四组补体C4分别为:异体血浆组(0.1089±0.1640),白蛋白组(0.1186±0.16767)生理盐水组(0.1182±0.16149),细菌组(0.0856±0.1378)。但F=0.440,P=0.725,各组间C4含量两两间无差异。 第二部分 异体血浆组和白蛋白组红细胞CD55的激活率无统计学易于(p=0.888)。各组红细胞CD55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异体血浆组(13.7792±1.95611)白蛋白组(13.7032±1.53900),生理盐水组(12.1056±1.26006),细菌组(16.0932±2.19021)。异体血浆组、白蛋白组、生理盐水组、细菌组C4含量两两间无差异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值均小于0.05),异体血浆红细胞CD55的表达高于白蛋白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值大于0.05)。异体血浆组和白蛋白组红细胞CD55的表达均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显著低于细菌组(p值均小于0.05),异体血浆红细胞CD55的表达高于白蛋白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值大于0.05)。 研究结论: 1.新鲜冰冻血浆和白蛋白相比,更可显著增加体内补体的含量,这种增加可能是因为异体血浆内含有补体成分,也有可能是异体血浆通过激活天然免疫反应而引起。 2.细菌组补体水平下降可再次证明在人血循环中存在对抗致病原的系统血液快速固有免疫反应,致病原在血浆中可被补体系统识别。 3.尽管CD55可通过加速C3转化酶的衰变对补体C3发生作用,但白蛋白组和细菌组CD55的表达均较生理盐水组增加,而他们各自的C3水平和生理盐水组比较,一个是无显著差异的,一个是显著减少的,这一结果可说明在体内有多种途径影响C3的含量,红细胞膜上的补体调节蛋白CD55对C3的作用较小。 4.单从天然免疫反应的角度来看,和生理盐水相比较,新鲜冰冻血浆和白蛋白均可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当患者补体水平降低时,予以血浆可上调患者的补体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力,当患者补体水平升高的时候,特别是SIRS,应避免使用血浆,可考虑使用白蛋白或生理盐水,避免进一步加重炎症反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