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以罗马Ⅲ标准为基础的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附100例病例分析)
【6h】

以罗马Ⅲ标准为基础的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附100例病例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语表

声明

前言

第一部分功能性消化不良一般资料分析

一、对象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分型

一、对象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功能性消化不良对治疗的反应

一、对象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功能性消化不良与体重指数的关系

一、对象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肠易激综合症重叠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

一、对象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部分功能性消化不良重复内镜检查的价值

一、对象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小结

参考文献

小结

附录

综述:消化不良的当前治疗指南

论文发表情况及获奖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和目的: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组起源于胃十二指肠部位的上消化道症状群,研究显示,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发病率高,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诊疗也给卫生保健资源带来了相当大的负担,在欧美地区每年FD诊治的相关费用都在10亿美元上。因此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越来越引起临床医师的关注。
   根据2006年5月美国消化疾病周(DDW2006)发布的FD的罗马Ⅲ标准,FD是指过去6个月内至少有3个月有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等其中一项或一项以上症状,但并无器质性原因可查(包括内镜诊断)。根据症状表现又可将FD分为餐后不适综合症(postprandial distress syndrome;PDS)及上腹痛综合症(epigastric pain syndrome;EPS)。FD的症状可与多种功能性胃肠病(FGID)如肠易激综合症(IBS)、胃食管反流病(GERD)等的症状相重叠。尽管FD是全球性疾病,但自来于中国大陆的FD研究报道较少。自2006年罗马Ⅲ标准发布以来,关于FD相关的文献报道数量非常有限,而且至今尚未见大宗的临床调查资料。
   目前,FD的致病因素及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只有掌握有关FD的临床研究资料,分析诊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对防治FD进行有效的决策。本研究建立开放性数据库,探讨FD的临床资料,分析FD的临床研究情况、相关危险因素、诊疗经过以及与其他功能性胃肠病的重叠、预后情况,从而指导临床诊治。
   方法:
   本研究以门诊病例为基础的前瞻研究,病例组是2009-04/2010-04月1年间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门诊确诊为FD的患者共100例,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吸烟、饮酒、既往史、胃镜检查、主要症状、腹泻或便秘情况、精神因素、睡眠情况、Leeds消化不良评分及抑酸药、促动力药、胃粘膜保护剂使用情况、各种治疗方法及患者预后情况。另收集2008.4-2009.5在我科门诊行>1次胃镜检查的患者共1360例,主要内容为胃镜检查结果。统计分析采用SPSS10.0软件,连续变量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被认为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双侧检验)。
   结果:
   在所收集的100例FD病例中,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是40.9±12.3岁(20-65岁)。其中男性39例(39.0%)、女性61例(61.0%)。轻度症状的FD患者有17例(17%);中度症状的FD患者有67例(67%);重度症状的FD患者有16例(16%)。9例(9%)的FD患者体重过低(BMI<18.5);63例(63%)的FD患者体重正常(BMI18.5-24.9);27例(27%)的FD患者体重超重(BMI25.0-30.0);1例(1%)的FD患者肥胖(BMI≥30.0)。在FD的亚型中,餐后不适综合症(PDS)的患者有30例,占FD患者总人数的30%;上腹疼痛综合症(EPS)的患者有22例(22%);而合并PDS和EPS的患者有48例(48%)。另外,有38例FD的患者症状与肠易激综合症(IBS)重叠。对不同症状的FD患者对症治疗后,根据症状分类进行治疗后,70%患者在一月后症状消失;10-16%患者在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10-18%患者的主要症状发生了改变。另外,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似有加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8)。统计学提示餐后饱胀症状是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肠易激综合症重叠的独立预测因素(p=0.02)。FD患者短期内行胃镜检查的病变检出率与首次的检出率基本一致,无恶性肿瘤检出。
   结论:
   1.FD患者患病平均年龄为40.9±12.3岁,各年龄段均可能患病。
   2.大部分(67%)FD患者症状为中度,对日常工作和生活有一定的影响。
   3.FD患者中以PDS和EPS混合型患者(48%)多见,不同性别之间患病率存在明显差异,FD患者以女性常见。
   4.根据症状分类进行治疗后大部分FD患者(70%)在一月后症状消失,小部分在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或主要症状发生了改变。
   5.随着BMI的增加,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也加重,但差异不显著。BMI可能与FD症状有关;控制体重可能减轻FD症状。
   6.根据统计分析,餐后饱胀症状是FD与IBS重叠的独立预测因素,提示两者之间可能存在某些共同的病理生理过程。
   7.对已经接受高水平内镜中心检查的FD患者复查内镜临床价值极小,不建议短期内复查内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