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微进化作用在阿萨希毛孢子菌慢性感染中的研究
【6h】

微进化作用在阿萨希毛孢子菌慢性感染中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阿萨希毛孢子茵微进化株与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共培养体系的构建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第二部分 慢性感染致微进化作用对阿萨希毛孢子菌免疫原性和毒力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第三部分 慢性感染致阿萨希毛孢子菌微进化株的转录组测序分析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天然免疫相关细胞因子在人类真菌感染中的作用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阿萨希毛孢子菌微进化株与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共培养体系的构建
  目的:建立并优化阿萨希毛孢子菌(Trichosporon asahii,T.asahii)微进化株与野生型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dendritic cell,BMDC)共培养体系。
  方法:体外培养C57BL/6小鼠BMDC;用不同浓度比例的热灭活T.asahii与BMDC共培养以筛选最优浓度比例,检测共培养6h和24h时各组BMDC细胞因子的产生情况以选择最佳测定时刻,用脂多糖(LPS)和β-葡聚糖(β-glucan)分别刺激BMDC以选择适宜阳性对照;利用优化的体系进一步检测BMDC表面共刺激分子的激活和相关细胞因子的产生情况。
  结果:BMDC与T.asahii比例为1∶5最适宜作为共培养的比例,24h为实验结果最佳测定时刻,而β-glucan更适于作为阳性对照;小鼠BMDC能够对T.asahii进行抗原提呈并通过增加IL-6和TNF-α的产生对其发挥抗真菌作用。
  结论:该共培养体系能够有效检测T.asahii对小鼠BMDC的免疫原性,体系构建成功。
  第二部分慢性感染致微进化作用对阿萨希毛孢子菌免疫原性和毒力的影响
  目的:初步探索慢性感染所致微进化作用对T.asahii免疫原性和毒力的影响。
  方法:复苏T.asahii原代株(T0)与微进化株(Tevo)并分别从肉眼、光镜和电镜下对比观察两者形态;体外培养C57BL/6小鼠BMDC并以1∶5比例分别与成活/热灭活的T0、Tevo孢子共培养24h,其后检测各组BMDC细胞因子TNF-α和IL-6的表达情况;比较感染T0与Tevo小鼠的生存率。
  结果:T0以菌丝形态生长为主,而Tevo以孢子形态生长为主;成活Tevo刺激BMDC表达TNF-α和IL-6的水平明显低于成活T0,而热灭活后两者差异消失;感染Tevo的小鼠存活率明显高于T0。
  结论:慢性感染所致微进化作用可能造成T.asahii通过改变菌株形态以减弱其免疫原性和毒力。
  第三部分慢性感染致微进化作用对阿萨希毛孢子菌转录组的影响
  目的:通过比较T0与Tevo的转录组分析结果,初步探索慢性感染致T.asahii微进化作用的分子机制。
  方法:复苏T0和Tevo并提取菌株总RNA;纯化总RNA后富集mRNA并构建cDNA文库;对cDNA文库进行测序并对测序数据进行质控;分别对比T0与Tevo的基因表达水平、差异表达基因、基因功能描述分类和代谢通路富集。
  结果:测序结果清晰可靠;Tevo基因表达水平的分布与T0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共有2212个差异表达基因;与T0相比,Tevo在针对菌体自身的基因转录、RNA合成与代谢以及细胞组分合成与代谢等生物过程项方面的基因明显下调,上调基因虽在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项上均有涉及但并不显著,以自身DNA损伤修复、能源利用和宿主细胞干预为主;下调基因参与的代谢通路在缬氨酸、亮氨酸及异亮氨酸的代谢上明显富集,上调基因参与的代谢通路在酪氨酸代谢、核酸损伤修复、基因错配修复和同源基因重组等通路略有富集。
  结论:慢性感染所致的微进化作用可能造成T.asahii通过调节基因表达以改变其生存、代谢状态,从而在宿主体内长期生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