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初发Graves病131碘治疗前后血清CXCL10、Il-6、ICAM-1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6h】

初发Graves病131碘治疗前后血清CXCL10、Il-6、ICAM-1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

2、试剂与仪器

3、研究方法

4、统计学处理

结果

1.正常对照组与实验组的一般资料

2、实验组131碘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各项指标的比较

3、实验组131碘前后CXCL10、IL-6、ICAM-1浓度对比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综述 细胞间粘附分子1与Graves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声明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
  Graves病(Graves'disease,GD)是伴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TH)增加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1],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甲亢)最常见的病因,约占80%,中国的患病率为0.25-1.09%[2]。其确切的发病机制不清,目前认为细胞因子与Graves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和预后密切相关[3],尤其是Th细胞的增殖和极化异常导致了Th1/Th2细胞平衡失调与免疫应答紊乱,加重了这种免疫过程,但结论尚有争议,大部分学者的观点是GD免疫应答过程中主要有体液免疫(Th2型反应)的参与,但近来有资料表示GD发病过程中细胞免疫(Th1型)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目前GD治疗方法主要有抗甲状腺药物(ATD)、手术和131碘。我国于1958年首次使用131碘,它可以释放β射线,诱导细胞凋亡,引起一部分甲状腺滤泡细胞膜破裂、凋亡,细胞中内容物释放进入血液循环,导致产生抗原抗体反应;而且电离辐射也可以诱导及改变甲状腺内的免疫应答。131碘治疗作为GD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其预后一直困扰着临床医生,Ahmad等发现GD131碘治疗前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是发生甲减的独立预测因子[4],Chiovad则认为131碘治疗前TSAb高滴度水平与治疗失败有关,而131碘治疗后TSAb水平升高与甲减的发生有关[5]。另有学者报道GD患者治疗前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对131碘治疗后甲减的发生没有影响[6-7]。可见,甲状腺自身抗体对GD患者131碘治疗预后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
  细胞因子在GD发病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些年国外有研究表示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 chemokine ligand-10,CXCL10)与Th1免疫反应相关,导致Graves病甲亢发病,随着治疗好转,免疫功能趋向正常。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属于Th2型细胞因子,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来辅助B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介导体液免疫反应,调节炎症反应,其在Graves病甲亢治疗前后变化趋势研究结论基本一致。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l,ICAM-1)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介导GD患者淋巴细胞粘附于内皮细胞的过程,能反应免疫炎症反应剧烈程度。理论上,GD患者131碘治疗后血液中IL-6、ICAM-1、CXCL10的变化趋势可以反映131碘治疗后炎性反应程度及类型,可以预测131碘治疗后的临床转归,但是对IL-6、ICAM-1、CXCL10等细胞因子在GD患者131碘治疗后连续动态改变的研究并不多。
  研究目的:
  观察Graves病患者131碘治疗前及治疗后3天、1月、2月、3月、6月、12月、18月血清IL-6、CXCL10、ICAM-1浓度及CXCL10/IL-6比值的变化,探讨IL-6、CXCL10、ICAM-1在GD起病及临床转归过程中的意义,分析机体免疫功能在131碘治疗后的变化趋势,探讨上述细胞因子预测GD患者131碘治疗临床转归的可能性。
  研究方法:
  随机选择2010年7月~2013年7月在临沂市人民医院接受131碘治疗的初诊Graves病患者(实验组),均未应用糖皮质激素、抗甲状腺药物及其他免疫抑制剂,剔除肝功能及肾功能异常者及存在新近感染及合并其他免疫疾病者,留取131碘治疗前、治疗后3天、1月、2月、3月、6月、12月、18月的患者临床资料及标本。选取同期、同一地区无血缘关系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排除新近感染、肝肾功异常及甲亢、免疫性疾病家族史者,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分别采集对照组及实验组研究对象的清晨空腹静脉血,3000转/分钟离心15分钟,分离血清,化学发光法测定FT3、FT4、TSH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血清CXCL10、ICAM-1、 IL-6。
  研究结果:
  1.131碘治疗前,实验组血清FT3、FT4、CXCL10、IL-6、ICAM-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TSH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 CXCL10/IL-6比值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
  2.实验组131碘治疗后短期内CXCL10、IL-6水平明显升高(P<0.01),1月时开始下降(P<0.01),随后呈逐渐下降趋势,CXCL10到6月时已降至170.62±18.25pg/ml,IL-6水平到12月时已降至94.44±7.38 pg/ml,均显著低于131碘治疗前水平(P<0.05);18月时两者均已低于治疗前水平(P<0.01),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01);CXCL10/IL-6值在131碘治疗后3天明显升高(P<0.01),随后逐渐下降,到2月时已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水平(P均<0.05)。
  3.实验组ICAM-1水平在131碘治疗后3天与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1月之后开始升高,随后持续升高,在12月达峰值(P<0.001),持续到131碘治疗后18月(P<0.01)。
  研究结论:
  实验组GD患者血清CXCL10、ICAM-1、IL-6浓度均高于对照组,提示它们可能参与了Graves病的发生。在131碘治疗后,实验组的CXCL10和IL-6浓度在短期(3天)迅速升高,1月后开始下降,并一直呈下降趋向,提示CXCL10、IL-6参与了Graves病患者131碘治疗后的免疫炎症反应,治疗前后浓度变化反映了免疫炎症反应的剧烈程度和倾向性。ICAM-1则在131碘治疗1月后一直处于缓慢上升的阶段,可能与免疫损伤后甲状腺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等的增生有关。因此,监测Graves病患者131碘治疗后血清CXCL10、IL-6、ICAM-1水平,可以了解其免疫炎性反应的变化,预测临床转归。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