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辣椒抗疫病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筛选技术研究
【6h】

辣椒抗疫病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筛选技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导师承诺和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辣椒疫病研究概况

1.1.1辣椒疫病病原

1.1.2辣椒疫病的危害症状

1.1.3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1.1.4辣椒疫病防治方法

1.1.5辣椒疫病抗性研究

1.2植物病原真菌毒素

1.2.1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分类

1.2.2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测定、检测方法

1.2.3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致病机制

1.2.4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应用

1.3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

1.3.1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来源

1.3.2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类型

1.3.3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频率

1.3.4.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分子检测

1.4体细胞突变体筛选

1.4.1筛选方法

1.4.2选择剂

1.4.3体细胞突变体筛选在农业上的应用

1.4.4体细胞突变体筛选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1.5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材料与方法

2.1材料

2.1.1辣椒品种(系)

2.1.2供试菌株

2.1.3培养基

2.1.4药品与试剂

2.1.5仪器与设备

2.1.6培养条件

2.2方法

2.2.1辣椒疫病病原菌粗毒素生物测定方法研究

2.2.2培养条件对辣椒疫病病原菌粗毒素产生的影响

2.2.3辣椒抗疫病体细胞变异无性系筛选技术研究

第三章结果与分析

3.1辣椒疫病病原菌粗毒素生物测定方法的研究

3.1.1辣椒疫病粗毒素对辣椒叶片的毒害作用

3.1.2辣椒疫病粗毒素对辣椒种子发芽的影响

3.1.3辣椒疫病粗毒素对辣椒幼苗生长的影响

3.1.4辣椒疫病粗毒素对辣椒幼苗胚根生长的影响

3.1.5辣椒疫病粗毒素对辣椒愈伤组织的影响

3.1.6辣椒抗疫病体细胞变异系筛选粗毒素适宜浓度的确定

3.2培养条件对辣椒疫病病原菌粗毒素产生的影响

3.2.1培养基对菌株产生毒素毒性的影响

3.2.2培养时间对菌株产生毒素毒性的影响

3.2.3培养温度对菌株产生毒素毒性的影响

3.2.4 pH值对菌株产生毒素毒性的影响

3.2.5辣椒疫病病原菌粗毒素热稳定性试验

3.3辣椒抗疫病体细胞变异无性系筛选技术研究

3.3.1辣椒疫病病原菌粗毒素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3.3.2辣椒疫病病原菌粗毒素对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

3.3.3辣椒疫病病原菌粗毒素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3.3.4抗性细胞系稳定性试验

3.3.5抗性细胞系的植株再生

第四章讨论

4.1辣椒疫病病原菌粗毒素生物活性测定的研究

4.2辣椒疫病病原菌粗毒素产生条件的研究

4.3辣椒抗疫病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筛选技术研究

第五章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个人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选用“2001”、“2056”和“2031”三个辣椒品种为试材,以子叶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用辣椒疫病病原菌培养滤液制取粗毒素为筛选剂,研究了辣椒疫病病原菌粗毒素的产生条件及其生物活性,并用不同浓度粗毒素的筛选辣椒抗疫病愈伤组织,建立了辣椒抗疫病的筛选体系,获得了抗疫病的辣椒体细胞突变体植株。获得的结果如下:1、胡萝卜汁培养液为辣椒疫病病原菌产毒的最适培养基,18d为产毒最适培养时间,25-30℃为产毒最适培养温度,pH6-7为合适培养pH值。3.辣椒疫病病原菌粗毒素对辣椒子叶愈伤组织的诱导、愈伤组织的生长及不定芽的分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4.实验获得了一批抗辣椒疫病再生植株。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