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脑胶质瘤术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与颈动脉灌注尼莫司汀同步化疗的对比分析
【6h】

脑胶质瘤术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与颈动脉灌注尼莫司汀同步化疗的对比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文献回顾

1、脑胶质瘤的定义

2、胶质瘤的病因

3、胶质瘤的分类

4、胶质瘤的自然病程

5、胶质瘤的治疗

5.1手术治疗

5.2胶质瘤的放射治疗

5.3胶质瘤的化学治疗

5.4 胶质瘤的靶向抗体治疗

5.5 胶质瘤的基因治疗

材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1.1 选择病例资料

1.2 病例入选标准纳入标准:

2、实验方法

2.1 手术切除

2.2 三维适形放疗方法

2.3 ACNU给药方案

2.4 TMZ给药方案

2.5 疗效评定

结果

1、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2、疗效评定

2.1 总有效率

2.2 中位生存时间

2.3 生存率

2.4 复发率

2.5无复发生存时间

2.6 生活质量

3、安全性评定

讨论

1、脑胶质瘤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的安全性

3、替莫唑胺对脑胶质瘤的疗效及与尼莫司汀的疗效对比

3.1高级别胶质瘤疗效对比

3.2低级别胶质瘤疗效对比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II级胶质瘤的化疗进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脑胶质瘤术后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与放疗联合颈动脉灌注尼莫司汀同步化疗的安全性及疗效,为综合治疗脑胶质瘤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咸阳市中心医院脑胶质瘤患者173例,均为术后病理证实脑胶质瘤(WHO Ⅱ-Ⅳ级),其中三维适形放疗(3DCRT)+替莫唑胺组(TMZ)78例,术后14d以6mV-X射线行三维适形放疗(3D-CRT),DT50~56Gy,常规分割治疗,边缘剂量曲线覆盖80%,平均5~6周结束,放疗第一天同步口服替莫唑胺每天75mg/m2,与放疗次数相同。出院后1月开始序贯化疗,150-200mg/m2,第1天至第5天,每周期28天重复,连用1-6个周期;3DCRT+尼莫司汀组(ACNU)95例,放疗方案同替莫唑胺组,同步予以化疗,化疗前半小时静滴20%甘露醇250ml+地塞米松10mg,用8号注射针头直接穿刺肿瘤侧颈总动脉,确认穿刺成功后缓慢灌注ACNU2.5mg/kg,灌注时间为5~10min。随访18个月,分析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年生存率、复发时间、生存时间、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等。
  结果:
  安全性:CTCAE V3.0评分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观察期内均未出现4级及以上的不良反应,与3DCRT+ACNU组比较,3DCRT+TMZ组3级以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总有效率:3DCRT+TMZ组总有效率为53.85%,明显高于3DCRT+ACNU组41.05%(P<0.05)。生存率:3DCRT+TMZ组6月、12月、18月生存率分别为87.18%、65.38%、39.74%,中位生存期为15个月,3DCRT+ACNU组6月、12月、18月生存率分别为58.94%、50.52%、31.58%,中位生存期为13个月,对应比较3DCRT+TMZ组均显著优于3DCRT+ACNU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3DCRT+TMZ组1年总的复发率为53.84%,其中Ⅱ级、Ⅲ级、Ⅳ级复发率分别为为18.18%、58.83%、81.82%,3DCRT+ACNU组1年总的复发率为54.74%,其中Ⅱ级、Ⅲ级、Ⅳ级复发率分别为19.35%、62.85%、86.21%;对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或联合尼莫司汀治疗脑胶质瘤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血液指标异常和胃肠道反应,对症治疗后缓解;脑胶质瘤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的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采用放疗联合尼莫司汀者;病理分型为 Ⅱ级的脑胶质瘤患者采用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和采用放疗联合尼莫司汀比较,在生存率和生存时间上无明显差异;病理分型为Ⅲ级和Ⅳ级的脑胶质瘤患者中,采用放疗联合替莫唑胺者在生存率和生存时间上明显优于采用放疗联合尼莫司汀者。在复发率上,放疗联合尼莫司汀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无明显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