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秦冠、富士苹果早期落叶病抗性比较研究
【6h】

秦冠、富士苹果早期落叶病抗性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独创性声明、导师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承诺、关于其他单位与人员对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文献综述

第二章材料与方法

第三章结果与分析

第四章讨论

第五章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秦冠和富士叶片石蜡切片照片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本试验于2004年9月至2005年11月进行,以秦冠和富士为试材,调查了其早期落叶病的田间发病情况,比较了抗性差异。实验室接种斑点落叶病菌,测定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以及木质素、绿原酸的含量;同时测定了大田斑点落叶病和褐斑病不同病害级数叶片的酶活性。对秦冠和富士叶片结构进行分析,观察了两个品种组织结构上的差异与抗病性的关系。在此实验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 1.田间调查结果显示,秦冠的抗病性显著高于富士。富士的斑点落叶病最高病情指数是秦冠的3.11倍,富士的褐斑病最高病情指数是秦冠的5.70倍。 2.秦冠和富士的叶片解剖结构存在很大差异,秦冠的表皮细胞致密、大小均匀,叶片气孔平均密度是268.47,富士叶片气孔密度是372.58,与最高病情指数成正相关,与抗病性成负相关。 3.随病情加重CAT、PPO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两个品种之间没有明显差别。在褐斑病上,秦冠的SOD活性是富士的167%,显著高于富士,SOD在秦冠抗褐斑病中起一定作用。 4.不管是斑点落叶病还是褐斑病,秦冠叶片中的POD、PAL活性显著高于富士。在斑点落叶病中,秦冠的POD活性是富士的251%,秦冠的PAL活性是富士的181%;在褐斑病中,秦冠的POD活性是富士的195%,秦冠的PAL活性是富士的209%。POD、PAL活性是影响秦冠和富士抗病性的重要生理因素之一。 5.接种斑点落叶病菌后,秦冠叶片内的木质素和绿原酸含量显著高于富士,可能也是秦冠比富士抗病性强的原因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