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Tp-e、Tp-e/QT指标预测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价值研究
【6h】

Tp-e、Tp-e/QT指标预测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价值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绪论

1. CHF的病理生理及影响

2、慢性心衰与室性心律失常(VA)的关系

3、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机制

4、现有预测MVA的指标

5、Tp-e、Tp-e/QT指标的研究现状

6、本次研究的目的和方法:

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2、仪器与方法

3、分组

4、统计学处理

结果

1、一般资料比较

2、实验数据对比:

3、Tp-e、Tp-e/QT的相关性分析:

4、ROC曲线图分析评价

讨论

1、慢性充血性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研究的意义

2、Tp-e间期及Tp-e/QT比值的临床意义:

3、Tp-e间期的电生理机制解释:

4、Tp-e间期、Tp-e/QT指标与慢性心衰的关系分析

5、Tp-e间期、Tp-e/QT指标是预测室性心律失常的独立因子:

6、Tp-e、Tp-e/QT比值预测CHF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价值:

7、Tp-e、Tp-e/QT比值与各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8、脑钠肽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关系的解释

结论

展望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综述: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正常对照人群及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Tp-e、Tp-e/QT、脑钠肽等指标进行分析,探讨其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早期预测价值,并探讨Tp-e、Tp-e/QT与诸多临床因素的相关性,计算出Tp-e及Tp-e/QT预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最佳截点,及其对应的敏感性、特异性。
  方法:
  随机选取咸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2012年1月-2014年10月入住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82例(实验组),其中男性51例,女性31例,年龄38岁-82岁,平均年龄61.5(+10.7)岁。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同期门诊体检的健康成年人病历资料35例,作为非CHF组(对照组),其中男性22例,女性13例,年龄37-82岁,平均年龄62.0(+12.0)岁。分析所有患者24h的动态心动图检查资料,依据住院期间有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将实验组再分成恶性心律失常组(MVA)和非恶性心律失常组(NMVA)。其中恶性心律失常组40例,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38岁-82岁,平均年龄61.9(+10.5)岁。非恶性心律失常组42例,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41岁-77岁,平均年龄60.6(+10.0)岁。收集所有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谱、血清钾浓度、血清脑钠肽(BNP)、24小时平均心率(HR)、LVEF值、FS值、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QT间期、心电图Tp-e间期、Tp-e/QT比率等基本资料,将对照组及CHF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与非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QT间期、Tp-e间期、Tp-e/QT比率、脑钠肽数值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CHF组与对照组之间各项指标对比分别为:QT间期(440.0ms+27.0msvs397.7ms+16.2ms p<0.01)、Tp-e间期(109.6ms+8.6ms vs83.0ms+4.7ms p<0.01)、Tp-e/QT比率(0.24+0.02vs0.21+0.01 p<0.01),提示CHF患者较正常健康人群QT间期、Tp-e间期、Tp-e/QT比率均显著延长,具有统计学差异。CHF组伴恶性心律失常组和非恶性心律失常组之间相关数据对比分别为:HR(82.4+12.1vs82.2ms+11.9 p>0.05)、血清电解质(4.42mmol/L+0.52mmol/Lvs4.44mmol/L+0.52mmol/L p>0.05)、 LVEF(0.38+0.06vs0.39+0.04 p>0.05)、FS值(0.25+0.05vs0.25+0.06 p>0.05)、LVDD(58.9mm+4.3mmvs59.3mm+3.9mm p>0.05)、QT间期(439ms+27.0 msvs441.0ms+27.3ms p>0.05)、Tp-e间期(114.0ms+7.0 msvs105.4ms+8.0ms p<0.01)、Tp-e/QT比率(0.26+0.01 vs0.23+0.01 p<0.01)、BNP(602.1pg/L+365.1pg/Lvs463.6pg/L+157.6pg/L p<0.05)。提示CHF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与非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QT间期无显著差异,而Tp-e间期、Tp-e/QT比率及脑钠肽水平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由此,Tp-e间期、Tp-e/QT比率包括脑钠肽水平可以作为慢性心衰患者预测其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指标。
  结论:
  Tp-e间期、Tp-e/QT比率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组较正常健康对照组显著延长,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慢性心衰组患者伴有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较非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上述指标也是延长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并且两组脑钠肽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Tp-e间期、Tp-e/QT比率、脑钠肽可作为预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指标,当Tp-e>109.5ms和Tp-e/QT>0.246时诊断价值最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