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花金挖耳茎叶杀菌活性成分研究
【6h】

大花金挖耳茎叶杀菌活性成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植物源杀菌剂研究概况

1.1.1具有抑菌活性的植物资源

1.1.2植物中抑菌活性成分

1.1.3植物源杀菌剂产品开发

1.1.4植物源抑菌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技术进展

1.2大花金挖耳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2.1形态学特征及地理分布

1.2.2大花金挖耳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1.2.3大花金挖耳植物的活性研究

1.3存在问题与论文设计思路

第二章材料与方法

2.1试验材料

2.1.1供试植物样品与前处理

2.1.2供试菌种及盆栽植物

2.1.3主要器材与试剂

2.2试验方法

2.2.1大花金挖耳茎叶甲醇总浸膏的制备

2.2.2化学成分系统预试方法

2.2.3抑菌活性成分的分离

2.2.4化学结构鉴定方法

2.2.5生物测定方法

第三章结果与分析

3.1大花金挖耳花化学成分预试结果

3.1.1大花金挖耳茎叶化学成分试管预试结果

3.1.2大花金挖耳茎叶化学成分圆形滤纸法结果

3.2大花金挖耳茎叶提取物抑菌活性测试结果

3.2.1粗提物的制备

3.2.2大花金挖耳茎叶提取物对植物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3.2.3大花金挖耳茎叶提取物对植物病原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3.2.4大花金挖耳茎叶提取物对小麦白粉病的盆栽防治效果

3.2.5大花金挖耳茎叶提取物活体组织法抑菌效果

3.3大花金挖耳抑菌活性成分的分离与结构坚定

3.3.1样品提取与分离结果

3.3.2石油醚部分的分离

3.3.3氯仿萃取物的柱层析分离

3.3.4化合物结构

3.4大花金挖耳茎叶中单体化合物杀菌活性研究

3.4.1天明精内酯酮对19种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3.4.2天明精内酯醇对20种病菌丝生长的抑制

3.4.3天明精内酯酮对6种病原菌孢子萌发的抑制毒力

3.4.4天明精内酯醇对5种病原菌孢子萌发的抑制毒力

3.4.5天明精内酯酮对3种植物病害的防治效果

3.4.6果实针刺法测天明精内酯酮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第四章问题与讨论

4.1大花金挖耳茎叶杀菌活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4.2病原菌形态观察在离体生测中具有重要作用

4.3杀菌活性测试方法探讨

4.4对天明精内酯酮杀菌活性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有望开发出新型高效杀菌剂新品种

4.5有待进一步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第五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为了进一步研究大花金挖耳的杀菌活性,本论文采用活性跟踪法,对大花金挖耳(Carpesium macrocephalum.)茎叶的杀菌活性成分进行研究,以期为其杀菌活性成分研究和开发提供依据。本研究取得以下结果: 1试管预试法和圆形滤纸层析法系统预试,表明大花金挖耳茎叶中含有鞣质、香豆素、酚性成分、甾体、萜类、黄酮及其苷类、多糖及苷类、氨基酸、多肽和蛋白质以及挥发油、油脂类等成分。 2采用工业甲醇对其进行渗滤提取,浓缩提取液,得甲醇浸膏,甲醇总浸膏用去离子水饱和悬浮,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甲醇萃取,液浓缩后分别得石油醚萃取物、氯仿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甲醇萃取物和水相。 3用活性追踪方法,对大花金挖耳茎叶的杀菌活性成分进行分离。分别从石油醚和氯仿萃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单体化合物,经UV、IR、HRMS、<'1>H-NMR、<'13>C-NMR方法鉴定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4-羰基-卡拉布烷-11(13)-烯-12,8β-内酯(天明精内酯酮)、4-羟基-卡拉布烷-11(13)-烯-12,8β-内酯(天明精内酯醇)、脂肪酸。 4采用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和果实针刺法对大花金挖耳茎叶甲醇提取物的4种溶剂萃取物杀菌活性进行较为系统的测试。结果表明,4种溶剂萃取物对供试病原真菌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均具一定抑制作用,其中氯仿萃取物活性最高,在1000mg/L剂量下对番茄灰霉病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88.6%和90.1%;果实针刺法测试结果表明,大花金挖耳茎叶甲醇粗提物的4种溶剂萃取物对番茄灰霉病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在2000mg/L剂量下,氯仿萃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保护和治疗防效分别为78.9%和45.1%;在活体盆栽条件下,4种粗提物对小麦白粉病均有保护作用,石油醚萃取物、氯仿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甲醇萃取物保护效果均大于60%。 5系统测定了4-羰基-卡拉布烷-11(13)-烯-12,8β-内酯(天明精内酯酮)、4-羟基-卡拉布烷-11(13)-烯-12,8β-内酯(天明精内酯醇)的抑菌活性。离体杀菌活性测定表明,天明精内酯酮对供试12种病原菌菌丝生长均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天明精内酯酮对不同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对黄瓜炭疽孢子毒力最高,EC<,50>为6.9 mg/L;对小麦赤霉病菌和玉米大斑病菌孢子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弱,EC<,50>均大于200 mg/L。天明精内酯酮对小麦白粉病、黄瓜白粉病和玉米大斑病均具良好防效。在浓度为2000mg/L时,天明精内酯酮对3种病害的盆栽保护和治疗效果均在55.5%以上;在浓度为1000mg/L时,它对番茄灰霉病的保护和治疗效果分别为59.7%和47.0%,这表明天明精内酯酮的杀菌活性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