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产权抵押贷款下农户信用担保方式选择意愿研究——以宁夏同心县为例
【6h】

产权抵押贷款下农户信用担保方式选择意愿研究——以宁夏同心县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论文说明

摘要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理论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3.3 国内外文献研究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农户信用担保方式选择意愿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农户

2.1.2 信用

2.1.3 担保

2.1.4 信用贷款

2.2 信用担保方式

2.2.1 保证担保

2.2.2 抵押担保

2.2.3 质押担保

2.3 农户信用担保方式选择意愿理论

2.3.1 农户理论

2.3.2 农户选择意愿理论

2.3.3 农户的资源禀赋

2.3.4 农村社会学理论

第三章 同心县农户信用担保方式选择意愿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同心县总体情况说明

3.2 同心县农户信用担保方式及特征

3.2.1 同心县农户信用担保基本方式及比较

3.2.2 “同心模式”担保方式的运作模式及特点

3.3 同心县农户信用担保方式选择意愿现状

3.3.1 农户借贷行为普遍正规金融成为主要融资渠道

3.3.2 农户产权抵押担保方式的选择意愿强烈

3.4 同心县农户信用担保方式选择意愿存在问题

3.4.1 “同心模式”贷款政策宣传力度不够制约农户金融认知

3.4.2 “同心模式”贷款审批额度偏小制约农户抵押担保方式意愿选择

3.4.3 “同心模式”土地价值评估不规范制约农户抵押担保方式意愿选择

3.4.4 “同心模式”金融风险防范基金不充足制约金融机构抵押贷款积极性

3.4.5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制约农户信用担保方式意愿选择

3.4.6 农户财产权益质押品的缺乏制约农户质押担保方式意愿选择

第四章 农户信用担保方式选择意愿实证分析

4.1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4.1.1 数据来源

4.1.2 描述性统计

4.2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4.2.1 模型构建

4.2.2 变量选择

4.3 实证分析

4.3.1 农户多种信用担保方式选择意愿的实证分析

4.3.2 农户信用担保方式选择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3.3 对实证结果的进一步解释

第五章 优化农户信用担保方式意愿选择的政策建议与对策

5.1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提升农户金融认知

5.2 合理提高贷款额度 凸显“同心模式”贷款优势

5.3 优化土地价值评估机制、风险补偿机制 完善“同心模式”

5.4 加快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建设 健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5.5 适当拓宽农村质押物范围 推动质押担保方式发展

5.6 加强农村文化道德建设 提高农户自身素养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在中国农村一直存在农户“贷款难、担保难、抵押难”问题。为破解农户融资困境,自2000年始,以农村信用社为主的正规农村金融机构陆续开展了针对农户的小额信用贷款、多户联保贷款、产权质押贷款、产权抵押贷款及其担保组合等业务创新。这一系列贷款担保方式的设计实施,对拓宽农户融资渠道,缓解农户融资约束具有重大意义。
  作为金融活动的参与主体,农户的选择参与是落实发展正规信贷担保方式的前提基础。因此,立足于农户视角对不同担保方式选择意愿的研究,对评判担保方式运行效果、继而指导完善贷款政策具有现实意义。而在当前政府大力倡导产权抵押贷款的背景下,深入分析试点地区农户在产权抵押与其他担保方式之间的选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对进一步推广产权抵押贷款政策、优化农村金融服务具有重要理论参考。
  同心县自2006年就开始探索开展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试点工作,通过设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协会,鼓励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成为会员,并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作社”来承担担保中介职能,自下而上逐步推广融资试点。其“同心模式”是政府与当地黄河农村商业银行开创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多户联保与农地经营权抵押反担保相结合的创新贷款方式。已有研究也证实,“同心模式”是缓解农户融资难的有效途径。但在实地调研中也发现,当地农户对现有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政策认知度仍不高,已有的土地经营权价值评估方式不够精准,贷款额度偏低难以满足农户资金需求等问题。
  基于以上背景及相关研究理论基础,本文将多种植正规信贷背后的信用担保方式细化,利用对同心县517户农户的样本数据,采用多变量Probit模型,将自变量Y(农户具有选择意愿的担保方式)赋值1、2、3、4,分别代表信用、保证、抵押、质押4种担保方式,将农户个人特征、家庭资源、社会资源、心理认知以及金融环境这5大类11个变量设置为因变量,运用Stata软件实证研究了农户在4种担保方式之间选择的相互影响以及影响农户选择不同担保方式的主要因素。
  研究结果表明,试点地区农户对不同信用担保方式的选择存在明显偏好,抵押担保是试点地区农户主要选择方式,这与政策施行目的相吻合;农户在不同担保方式之间的选择存在相互影响,其中,抵押担保对农户其他担保方式的选择具有替代效应,而个人信用方式对保证、质押担保方式的选择具有互补效应;农户对不同担保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既存在显著差异也具有部分共性。其中,农户对产权抵押贷款的政策认知、优势认知等心理认知变量均是影响农户4种信用担保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家庭供养比、经营类型、村干部资源是影响农户信用担保方式选择意愿的显著因素。文化程度、家庭经营类型是影响农户保证担保方式选择意愿的显著因素。家庭土地面积、正规信贷经历是影响农户抵押担保方式选择意愿的显著因素。
  针对同心县农户信用担保方式选择现状、发展存在问题及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与对策。第一,应加大产权抵押贷款政策的宣传解读力度,提升农户金融认知;第二,应合理提高贷款额度,凸显“同心模式”贷款优势;第三,应优化土地价值评估机制、风险补偿机制,完善“同心模式”;第四,应加快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建设,健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第五,应适当拓宽农村质押物范围,推动质押担保方式发展;第六,应加强农村文化道德建设,提高农户自身素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