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网球女双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分析——以第十六届亚运会网球女双八强选手为例
【6h】

我国网球女双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分析——以第十六届亚运会网球女双八强选手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发球方面的研究现状

1.2.2 接发球方面的研究

1.2.3 底线方面的研究

1.2.4 技战术方面的研究

1.3 研究的意义

2 研究方法与步骤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比较分析法

2.2.3 录像统计法

2.2.4 数理分析法

2.3 研究步骤

3 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网球女双八强选手的技术分析

3.1 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网球女双八强选手发球的技术分析

3.2 第十六届亚运会网球女双八强选手接发球的技术分析

3.3 第十六届亚运会网球女双八强选手破发能力的分析

3.4 第十六届亚运会中国网球女双选手及其对手底线技术的分析

3.5 第十六届亚运会中国网球女双选手及其对手网前主动抢截技术的分析

3.5.1 第十六届亚运会网球女双八强选手网前技术的分析

3.5.2 第十六届亚运会中国网球女双选手及其对手中前场拦截能力的分析

3.6 第十六届亚运会中国网球女双选手及其对手高压球能力的分析

3.7 第十六届亚运会中国网球女双选手及其对手挑高球能力的分析

4 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网球女双八强选手的战术分析

4.1 第十六届亚运会中国网球女双选手及其对手运用双上网战术的分析

4.2 第十六届亚运会中国网球女双选手及其对手破“双上网”能力的分析

4.3 第十六届亚运会中国网球女双选手及其对手得失分能力的分析

4.3.1 主动得分

4.3.2 前四拍和相持阶段(第五拍以后)得失分结构

5 从广州亚运会网球女双八强选手看我国女子网球双打运动员技战术水平

5.1 技术、战术的涵义

5.2 我国网球女双选手的技战术水平

5.2.1 我国网球女双选手发球及接发球的技术水平

5.2.2 我国网球女双选手底线抽球的技术水平

5.2.3 我国网球女双选手网前主动抢截的技术水平

5.2.4 我国网球女双选手使用“双上网”战术的水平

5.2.5 我国网球女双选手在比赛中表现出的技战术水平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近年来,我国的体育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竞技体育全面登上了世界体育的舞台。但网球项目长期不够理想,努力寻求提高竞技水平的方法,是我国体育界特别是网球界关注的一个热点。2003年初,国家体育总局就已经将女子双打项目作为提高我国网球运动水平的突破口。2004年李婷/孙甜甜在雅典奥运会折桂,2006年郑洁/晏紫获得两项大满贯比赛的冠军,然而2007年,中国女网整体陷入低迷。到2009年,网管中心才正式放手,让几名队员完全职业化“单飞”,参加这次比赛的金花“单飞”的有李娜,彭帅,晏紫。在比赛中,不得不面对配对问题,技术问题,战术问题,心理问题等诸多函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录象统计法和数理分析法,对广州亚运会网球女双八强选手技战术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对我国网球女双选手与其他国家的选手的竞技水平进行比较,并分析中国女双选手在比赛中的技战术特点,分析其在比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改进措施,为我国女子网球双打进一步提高其技战术水平提供参考,总结出以下结论和建议。
   结论:我国网球女双运动员在发球、接发球、网前主动抢截与中前场拦截等技术与亚洲八强选手有一定差距,而底线抽击技术有较大的优势,在网前截击球和高压球方面,我国选手做的较好。我国网球女双运动员在双上网、破双上网方面有待提高,多采用一底一网的战术方法,前4拍得分能力相对较弱,第4拍以后的相持能力较强。
   建议:我国女双运动员应加强发球、接发球等技术环节、主要得分手段和特长技术的训练作为双打选手的重点对策与训练措施和比赛中竞争制胜的技术措施。进一步增强网前主动抢截意识和能力,为正确制订赛前参赛计划和参赛目标提供参考。找出对付“双上网”战术打法的有效手段,加强训练中配对间的默契与交流意识的培养等赛前的训练重点;提出努力实现“双上网”打法及能力提高,强化积极、主动进攻的训练。加强体能与技术动作强化训练,重视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培养,为比赛中技战术的合理运用提供保障。通过技战术分析,了解我国女双运动员的技术优劣,并为今后与世界优秀选手比赛提供客观数据支撑。通过了解我国及亚洲女双运动员的身材体型和技战术特点,可以明显看出亚洲选手和欧美选手,在身体条件和力量方面不占优势,但可以通过发挥我们的技术特点来增强自身优势,提高自身成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